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心脑血管 > 护理 > 日常保健 > 正文

动脉硬化要从儿童开始防 把硬化的血管吃回来!

2015-09-17 09:48:56      家庭医生在线

我国科研人员通过进行病理生物学研究得出结论:动脉粥样硬化开始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并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加重。

为了早期预防动脉硬化,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应当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防止超重和肥胖。高血压病人中肥胖体型者较多。防止超重一是不要吃得过多,二是增加体育活动,这点对于静坐工作者和儿童尤其重要。爱看电视、爱吃肥肉和糕点糖果的儿童,肥胖的比例相对较高。而适当控制主食的进量,多参加室外活动,坚持长跑或其他体育锻炼项目则有助于减轻体重。

二、不吸烟。吸烟者冠心病发生率比不吸烟者高3倍左右,而20岁以前的青少年危险性最大,因此应教育儿童及青少年不要吸烟。

三、重视和加强儿童身心保健。最重要的是建立起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和情绪激动。

四、合理调配膳食。为预防孩子血管“老化”,饮食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限盐:有关人员从不同人群中钠盐摄入量的研究中发现,每日食盐量7.8克以上者高血压患病率高,每日食盐量少于6克者不易发生高血压。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吃盐5克以下,而我国人群每人每日平均吃盐约7?20克。因此,应当大力宣传减少烹调用盐,提倡多吃新鲜蔬菜、鱼、肉,少吃含盐量高的腌制食品。

2、多食碱性食物:经研究发现,多食碱性食物可保持人体血液呈弱碱性,使血液中的乳酸、尿毒等酸性物质减少,并能防止其在血管壁的沉积,因而碱性食物有软化血管的作用,故有人称碱性食物为“血管的清洁剂”。这里所说的酸碱性,不是食物本身的性质,而是指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后留存在体内元素所显示的性质。常见的酸性元素有氮、硫和磷等,常见的碱性元素有钾、钠、钙、镁。例如,有些食物像番茄、桔子口味虽然很酸,却都是地地道道的强碱性食物,因为它们在体内代谢后的最终元素是钾;鸡蛋白用化学方法测定为碱性,但实际上却是一种酸性食物,因为它在体内代谢后的最终产物是氮、硫等酸性元素。一般来说,大米、水果、牛奶、栗子、杏仁、山芋、土豆等几乎都是碱性食物。临床实验表明,常使血液呈弱碱性,将利于预防动脉硬化,也利于防治高血压、心脏病等。

3、提高食入优质蛋白质的比例:优质蛋白质一般指动物蛋白和豆类蛋白。长期食入优质蛋白质可降低高血压脑卒中的发病率。膳食中要防止摄入过多的脂肪类食物,因其含大量的饱和脂肪酸;食用油也应以植物油为主,这样有利于保护血管。

饮食预防动脉硬化的方法

1、多食含维生素和纤维素较丰富的食物

多种维生素都具有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在饮食中可多吃些含维生素和纤维素较丰富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豆类、蔬菜,主食不要吃得太精,因为谷类的胚芽中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 e等有益成分。

2、多吃富含钾、碘、铬的食物

目前是认为钾盐可保护心血管,而钠盐会增加心脏负担,因此动脉硬化病人,食物不宜太咸,同时要多食含钾丰富的食物,如蘑菇、豆类(黄豆、绿豆、赤豆、蚕豆)、菠菜、紫菜、莲子、苋菜等。碘能降低血中胆固醇,对防治动脉硬化有好处,所以,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鱼、海参、海虾、海带、海菜等应多吃。经常食用含铬较高的食物,如豆类、鸡肉、贝类等,也有防治动脉硬化的作用。

3、适当控制总热量

可使体重保持在正常标准范围。超重和肥胖者,应控制好每天的进食量,但控制饮食应逐渐进行,可结合运动疗法,每月体重减轻 0.5~1千克即可。糖和含糖量较高的糖果、糕点应尽量少吃。

4、少吃高胆固醇食物

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皮蛋等应尽量少吃,特别是血浆胆固醇升高者,更应严格控制,但要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量。蛋黄虽然含胆醇较高,但其中含有大豆磷脂,对动脉硬化有防治作用,可以适当食用,但每天不宜超过 2 个。

5、少吃动物油(猪油)

防治动脉硬化应多吃不饱和脂肪酸,要以植物油为主。因为动物油中主要为饱和脂肪酸,所以应尽量少吃,但也不能完全不吃动物油,否则会给全身带来一些其他的不良影响,一般应使动物油和植物油的比例在 1:3 左右为宜。

6、少吃多餐、禁烟酒、常喝茶

进食次数多些有利于降低机体的低密度脂蛋白,在保证每天进食总量不变的情况,可安排一天 4~5 餐。此外由于烟酒会影响心血管系统功能,故动脉硬化患者应戒除烟酒,但适量饮用红葡萄酒能防治动脉硬化。经常喝茶是可以预防血管硬化的,因为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能减轻血清胆固醇浓度和胆固醇与磷脂的比值,有增加血管柔韧性、弹性和渗透性的作用,能预防血管硬化。

目前对于动脉硬化,普遍认为应该防范于未然,主要的还是要注重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保健。为了保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避免早期发生动脉硬化,最好从儿童时期起就要开始预防,从小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责任编辑:郑梦雪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