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心脑血管 > 护理 > 日常保健 > 正文

秋天最容易惹高血压发作 高血压患者注意控盐

2016-09-23 08:48:27      家庭医生在线

秋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尤其在北方,这段时间各大医院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远远多于平时。据了解,心脑血管疾病之所以在这个季节高发,主要与血管收缩、血粘度升高、室内外温差大等有很大关系。

三大主因导致秋季高血压高发

首先,由于血脂长期沉积,血管内壁形成许多粥样硬化斑块,使血管管腔变窄,秋季由于天气变冷,血管收缩,会使血管变得更细,引起心脑供血不足,从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其次,秋季天气干燥,呼吸会消耗大量水分,以至于血液粘度过高,引起血液流通不畅,血管堵塞。

另外,秋冬季节室内室外温差较大,尤其是进入冬季,温差若在15℃以上,血管就会剧烈收缩,使血管壁上附着的斑块脱落。斑块随血液流到狭窄的地方就容易堵塞血管。

人体的血管是血液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液中的脂肪和胆固醇会慢慢沉积,使血管内壁慢慢变厚,血管腔慢慢变窄。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患者则更为严重,他们的心脑血管每年变窄3%~4%或以上。当动脉血管堵塞75%以上,血流量过少时,人就会有不适的感觉,更严重的会导致中风、心肌梗死等一系列严重疾病。

“三高”病人和长期吸烟的人群血管老化程度都比较严重,因此50岁以上的人群就应该每年做相关体检,并且要有意识地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情况让血管老化“刹车”。那么,“三高”人群该在饮食上该注意些什么呢?

据不完全调查,患有高血压的人数在逐年增多,而且逐渐趋向于年轻化。

其实,不少慢性病是吃出来的。其中,最明显的两样东西是,吃的盐和油多。

按照规定,食盐摄入量每人每天不要超过6克,而烹调油应在25~30克之间,盐从每天14克左右马上降到6克比较难,但还是要尽量减少每天盐的摄入量。像高血压等慢性病最好的办法就是预防。而各项慢性病防治措施中,控制每日食盐、油摄入量是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之一。

警惕“看不见的盐”

控盐,单从做菜少放盐入手是远远不够的。”专家介绍,要警惕高钠的食物,“如酱油、味精、番茄酱、沙茶酱、甜面酱、黄酱、豆豉,以及榨菜、咸菜、腌肉、腊肉、方便面、火腿,还有奶酪、海产品、豆类、面包等,也都含有一定量的盐分。常见的零食,包括话梅、陈皮、柠檬干、鱿鱼丝、牛肉干、猪肉干、即食紫菜等,含盐量也很高。”

另外,还有一些隐形的“藏钠大户”。这些食物尝起来不咸,甚至有点甜,如果蔬汁、茶饮料、麦片、玉米片等。30%混合果蔬饮料中每100毫升含有20毫克的钠,瓶装绿茶中每100毫升中含有13毫克钠,甚至许多蔬菜(如空心菜、豆芽)中,也含有一定钠盐。

健康饮食,减钠很关键

平日做菜时,待菜炒熟后,在面上撒盐,而不是边炒边放盐,既能减少盐量,又能相对保持口感。也可用其他调味品或口味来取代盐,比如酱油、醋、姜、花椒等,甚至可以采用西式沙拉代替炒菜。而3岁以下儿童不需要在饮食中额外加盐,3~5岁儿童采用低盐饮食,避免成人后养成高盐膳食的习惯。

另外,餐馆的饮食常使用较多的食盐、味精等来调味,应尽量减少在外用餐。有时如果在外用餐,可尽量选择清淡风味的菜系,如粤菜等,在点菜时告诉餐厅少放盐。如果实在无法避免吃得太咸,配一碗白开水,将食物过一遍清水再入口。

除了饮食上要注意低盐、少糖、低脂的原则外,50岁以上人群养成饮用酸奶的习惯也是比较合理的膳食选择,但是考虑到“三高”的病症,建议酸奶的选择要有讲究,要学会看配料表。另外,还有一些天然的物质可以帮助保护血管,比如鱼油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责任编辑:郑梦雪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