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心脑血管 > 心脑血管疾病 > 心律失常 > 正文

心律失常易伴发痴呆?预防心律失常需自我监测

2016-10-08 08:26:44      家庭医生在线

据美国报道,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作为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患者比没有患这种心律失常疾病的人更容易发生痴呆症,同时,伴发房颤的痴呆症患者死亡风险也更高,70岁以下的老年人尤其明显。

心律失常易伴发痴呆

研究发现,房颤是痴呆症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研究者对3.7万余名年龄在60至90岁没有房颤和痴呆症病史的老年人,进行了超过5年的观察研究。结果发现,有764名老人在得了房颤后不久就被诊断为痴呆症,或同时被诊断出这两种疾病,发生房颤的人得各种痴呆症的风险都很高。更令人惊讶的是,70岁以下的“年轻组”老人患房颤后发展为痴呆症的风险最高。患者的死亡风险高达38%。

出现上述研究结果,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房颤和老年痴呆症具有同样的风险因素,如高血压。另一方面,房颤可能加重了炎症,而老年痴呆症已被证实与系统性炎症关系密切。研究者认为,对心律失常以及高血压、炎症的治疗可能有助于降低老年人患痴呆症的风险。

如何预防心律失常

一、保持精神愉快

中医认为七情活动对机体生理功能起着协调作用,但七情太过,超过人体自身调节的范围,则脏腑气血功能紊乱,而导致疾病。

七情之中,唯有喜属于良性刺激,喜为心志,笑为心声,经常保持乐观的情绪对健康是有好处的。若长期忧郁、恐惧、悲伤、忧愁,则易气机失调而致病。故应做到少私寡欲,养心敛思,处世达观,消除嫉妒,加强道德修养,舒畅情志;有病的人宜移情易性,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念。

二、选择适当的居住环境

人与自然是有机的统一体,生活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影响重大。适宜的生活环境可保证学习工作的正常进行,促进健康长寿。人类适宜的生活环境应有,洁净的水源,新鲜的空气,充沛的阳光,良好的植被,室内宽敞适中,光照调和,自然通风良好。

三、有合理的起居作息

生活要规律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保证睡眠,因为失眠可诱发心律失常。起居有常是养生的基本要求,只有做到起卧有时,生活规律,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养神气,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衣着调摄与身体健康有密切关系,着衣制装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并掌握适度,使其具有防护、保健作用。

四、劳逸适度

劳逸适度是保证机体气机通畅,血脉调达,五脏安和的重要环节。贪逸无度,过度劳累,均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通而致病。因此应做适当的体育锻炼。适量运动,量力而行,不勉强运动或运动过量,不做剧烈及竞赛性活动,可做气功、打太极拳。

五、饮食适宜

饮食要全面调配,因人而宜,五味调合,营养全面。就餐注意定时、定量、卫生,注意避免过度油腻、厚味、生冷。多食益气养血、益心气、养心阴的食品,如小米、大枣、鸡蛋、红糖、龙眼、胡桃、鱼等。同时戒烟酒。

六、合理用药

心律失常治疗中强调用药个体化,而有些病人往往愿意接收病友的建议而自行改药、改量。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病人必须按医生要求服药,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有些抗心律失常药有时能导致心律失常,所以,应尽量少用药,做到合理配伍。

七、自我监测

在心律失常不易被抓到时,病人自己最能发现问题。有些心律失常常有先兆症状,若能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可减少甚至避免再发心律失常。心房纤颤的病人往往有先兆征象或称前驱症状,如心悸感,摸脉有“缺脉”增多,此时及早休息并口服安定片可防患于未然

(责任编辑:郑梦雪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