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康复治疗
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主要发生在病后6个月内,尤其是头3个月内,实践证明,脑卒中在发病的半年之内,是肢体功能恢复的最佳时期,切不可忽视,要重视合理的康复治疗,尽早进行。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要根据病情越早越好,一般来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只要神智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48小时后即可进行康复,而脑出血患者则相对较晚(病后2-3周)。
康复治疗在脑卒中发病后前3个月效果最显著,如不早期康复,肢体的运动可呈现异常行走模式,即误用综合征或废用综合征的形成,出院后再进行康复,常常事倍功半,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而脑卒中的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残疾对正常生活的影响。
脑卒中康复治疗实质: 是学习,锻炼,再锻炼,再学习,是调动剩余脑组织功能的重组和强化残余功能,增强代偿能力,要求病人理解并积极投入才能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康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应将康复贯穿于日常生活中。
脑卒中康复治疗目的: 预防废用性综合征,防治压疮、肩手综合证、关节挛缩、废用性肌肉萎缩、肩关节半脱位等常见的并发症;促进功能恢复;充分发挥残余功能;为主动性训练创造条件;争取生活自理、回归家庭、社会及工作。
脑卒中康复治疗包括三级。
一级康复: 是在发病开始一月内,主要内容包括正确的体位摆放,被动的关节活动度训练,开始床上的主动活动训练及床上自理活动。
二级康复: 一般为病后第2个月初至第3个月末。这一期患者的主动性运动开始恢复,但由于联合反应、共同运动的存在和抗重力肌的痉挛而使运动不能很好随意协调地进行,完成不了精细快速的运动。
这一时期康复的目的是降低肌张力以缓解痉挛,打破共同运动的运动模式,尽可能训练肌肉关节能够随意独立的运动,提高各关节的协调性。内容主要包括站立训练、站立平衡、单腿站立、行走训练和上下楼梯训练,以解决患者行走问题。
三级康复: 为恢复后期及后遗症期。患者多回到社区或家中进行康复,这一时期康复的主要目的是如何使患者更加自如地使用患侧,如何通过训练更好地掌握各种家庭日常生活能力,在保证运动质量的基础上提高速度,最大限度提高生活质量,使患者回归家庭、社会及工作。
(责任编辑:陈晓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压差大且高压高应选择哪些药物治疗?
2024-10-22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有原发性高血压
2024-10-22胸闷气喘的原因有哪些?
2024-10-22房颤患者的饮食有哪些注意事项?
2024-10-22心跳 180 次/分医生建议手术,是
2024-10-22主动脉硬化的成因及应对措施是什么
2024-10-22心脏放支架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2024-10-22引香园亚麻籽油能否降三高?
2024-10-22
热门文章
TIMI分级标准:评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关键指标
2024-10-17锻炼血管的简单方法有这些
2024-10-16喝红酒能软化血管吗?解读红酒与血管健康的关系
2024-10-16血脂检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标
2024-10-16胆固醇高吃什么好?这些食物帮你科学降脂
2024-10-15降压药的价格和药效有很大关系吗?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预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会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区别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