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酒足饭饱别泡温泉 患冠心病怎么泡温泉?
患有心脏病的人得注意了,这种病也是非同小可的,不可轻视,一个不小心就会落下很严重的后果,就类似好像温度太高的水会给我们心脏病患者增加心脏负担,很容易就形成心悸、憋气,因此,洗澡泡澡的时候建议水温在38℃~40℃之间比较适合。而且心脏病患者游泳的话一定要注意水的深度,不要让水高于自己胸部,避免造成心脏负担。
酒足饭饱后不宜泡温泉
喝过酒之后人体血管会扩张,出现毛孔疏松、散热加快的现象,因此也会比较怕冷。这时若跳进温泉池里,反而会进一步加重血管扩张,出现“盗血”。
所谓“盗血”,是指血管扩张使关闭的毛细血管打开,全身有限的血流到更多分支的血管,导致供给心脑的血量被“偷”走。此时突然站立或运动就会造成体位性低血压或晕厥,严重者还会出现脑血栓或心梗。
同样的道理,刚吃饱饭后也不宜马上进入温泉池。饭后胃肠需要足够的血液运行来保证其消化功能,马上泡温泉,会因胃肠血液的动力不足而引起消化不良。
心血管病患者泡温泉有哪些风险
因为高温泉水会让皮肤血管大量扩张,血液更多停留在皮肤和肌肉血管里,导致心脏或脑供血不足。如果泡温泉,要注意水温不要过高,在水中的时候最好不要超过半小时,而且一天泡汤次数不要超过三次。
一旦出现胸闷、头晕、心慌症状,应立即离开温泉池。FK3患者也是不宜泡温泉的人群,因为水温过高会令病人注射的胰岛素吸收加速,引发低血糖。
除上述外,一些FK3患者还伴有周围神经病变,对水温感知度较差,有可能在浑然不知的情况下被高温泉水烫伤。此外,皮肤有破损的人、处于生理期或有妇科炎症的女性也都应尽量避免泡温泉。
泡温泉要“三控三忌”
心血管疾病患者泡温泉要注意“控时间”:初次入浴最好不超过10分钟,适应后再慢慢延长。“控温度”:过高水温会造成心悸憋气,38摄氏度至40摄氏度之间的水温比较适宜。“控深度”:不让水面高于胸部,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同时还要注意,“忌按摩”:泡温泉时身体血液循环加速,同时按摩会进一步加大心脏负担。“忌快速站起”:快速站起容易导致脑供血不足,特别是老年人,轻则出现头晕头疼,重则易摔倒。“忌空腹”:避免空腹、酒后泡温泉,饭后应隔一小时再泡。
(责任编辑:郑梦雪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低血压患者想减肥该怎么做
2024-10-22如何正确听取胎儿心跳
2024-10-22心跳快由哪些原因引起?
2024-10-22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024-10-22出现房颤是否需要进行治疗?
2024-10-22冠心病患者为何要警惕“倒春寒”?
2024-10-22无β脂蛋白血症的病因有哪些
2024-10-22舒张压升高通常由哪些因素导致?
2024-10-22
热门文章
TIMI分级标准:评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关键指标
2024-10-17锻炼血管的简单方法有这些
2024-10-16喝红酒能软化血管吗?解读红酒与血管健康的关系
2024-10-16血脂检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标
2024-10-16胆固醇高吃什么好?这些食物帮你科学降脂
2024-10-15降压药的价格和药效有很大关系吗?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预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会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区别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