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容易发生在凌晨 睡前喝好这杯水可救命?
如今,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脑梗的情况也不少见。脑梗大多都是发生在凌晨,特别是冬天气温骤降的情况更容易发生。脑梗不及时急救处理容易猝死。专家建议:早晚多喝一杯水,猝死概率可减半。
为什么脑梗在凌晨发病居多
脑血栓、脑梗、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多发于凌晨,这是因为这些病大多和血液的粘稠度有关。人体血液的粘稠一天之中是不停变化的,从早上4点到8点粘稠度最高,随之下降,直到凌晨12点粘稠度是最低的,以后再重新回升,直到高点。
血液黏稠度增高很容易增加脑中风的风险。血液粘稠度高的时候正好是人体深度睡眠的时候,一般不会起来喝水。如果老人家担心夜起,睡前也不喝水,体内血液的粘稠度会更高,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类患者发病抢救时间很关键,错过了黄金的抢救时间可能会预后很差,甚至猝死。所以,我们看到大多数卒中发生于凌晨时间,如果家人未能及时发现,或者即便拨打了120,医生立即出发,赶到时也可能已错过了最佳抢救时机。
睡前喝一杯水猝死概率可减半
怎么样才能降低血液的粘稠度呢?最经济实惠的办法,其实就是喝水。我们知道白天要多喝水,但老人家睡前却不愿意喝,主要老年人本来睡眠就不好,如果还夜起上厕所,就无法入睡了。因此,很多老人家睡前是不喝水的,甚至睡前一两小时都减少喝水。其实这个做法并不可取,如果在睡前喝上一杯水的话,可以减低血液的黏稠度,减少心脏病突发和脑梗的危险。因此睡前的一杯水,可是一杯救命水呀。
专家建议,无论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天气转冷时不要怕半夜三更起床就不喝水或少喝水了,睡前多喝杯水猝死概率可减半。人们在深夜入睡前,特别是老年,喝下约200毫升水,这样第二天早晨人体的血黏度不仅不上升,反而有所下降。
睡前怎么才算喝对水了呢?
睡前的喝水具体要分三次,可以这样做:
第一次:临睡前喝200~300毫升水;
第二次:夜间小便后喝两三口水,大约100毫升左右;
第三次:晨起再喝300~500毫升。
(责任编辑:王春兰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两岁七个月小孩做高压氧是否有用
2024-10-21日常生活中保护心脏应注意哪些方面
2024-10-21心超左心室相关数据异常有问题吗
2024-10-21什么是单脐动脉?
2024-10-21出现胸闷气短应如何应对
2024-10-21心情烦躁心悸因震惊事件,如何应对?
2024-10-21如何判断心肌酶谱是否正常
2024-10-21岳麓区哪家医院治疗心肌炎比较好
2024-10-21
热门文章
TIMI分级标准:评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关键指标
2024-10-17锻炼血管的简单方法有这些
2024-10-16喝红酒能软化血管吗?解读红酒与血管健康的关系
2024-10-16血脂检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标
2024-10-16胆固醇高吃什么好?这些食物帮你科学降脂
2024-10-15降压药的价格和药效有很大关系吗?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预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会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区别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