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心脑血管 > 热点文章 > 正文

心脏长“乒乓球”大瘤子还穿孔!生死关头这项首创技术救他一命

2018-07-10 21:29:25      家庭医生在线

龙叔今年53岁。两个月前,他因夜间突发胸闷、胸前压榨样疼痛、气短明显,夜间不能平卧,只能坐着入睡,大汗淋漓,被诊断为“冠心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同时,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心脏三条主要供血血管里的两条发生堵塞,为其紧急植入两枚冠脉支架后,龙叔的胸闷症状并未好转,反而越发严重。进行心脏B超检查后,结果提示心脏室壁瘤形成并室间隔穿孔。如不及时手术恐失去生命。

中年男心脏室壁瘤长“乒乓球”大瘤子穿孔近1.5cm性命难保

龙叔被紧急送往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后,中山一院心脏外科主任吴钟凯教授在对其进行详细检查时又发现了龙叔的室壁瘤直径约有4厘米,与乒乓球直径一样!室间隔穿孔大小接近1.5厘米,且为非常罕见的后部穿孔(即穿孔位置在心脏底部),手术暴露十分困难,同时合并有重度的二尖瓣及三尖瓣反流。手术要切除室壁瘤并进行二尖瓣及三尖瓣的处理,难度极高。“这些操作时间不能太长,否则会导致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手术效果。”吴钟凯教授表示。

”九死一生“的室间隔穿孔竟无法预防 专家:积极预防冠心病是关键

为什么龙叔的病情如此危急?吴钟凯教授坦言,室壁瘤是心肌梗死的后遗症之一,发生几率仅为5%—7%,而室间隔穿孔是冠心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约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1%—2%,这两种并发症罕见但致命。

目前来说,外科手术修补室间隔穿孔是最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但手术难度大、风险大、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高,而室间隔穿孔不手术治疗的死亡率接近90%!

同时吴钟凯教授表示,这两种并发症无法预防,积极预防冠心病才是关键。没有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吃得多但动的少,还有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下,这些因素都可能会诱发冠心病。

因此,吴钟凯教授呼吁大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期精神紧张,注意控制饮食,减少高盐高热量食物的摄入。科学的生活方式可预防或延迟冠心病的发生。

吴钟凯教授强调,特别是冠心病的高危人群,更应做好预防工作,消除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已经发生冠心病的患者则需积极接受治疗,预防冠心病的恶化及并发症的发生,出现不适尽快就医。

中山一院首创手术方式成功救回患者性命

发生室壁瘤和室间隔穿孔等致命并发症,手术是患者存活的唯一希望。龙叔病情危急,因此吴钟凯教授组织麻醉科、体外循环科、重症监护科在内的多学科进行危重病例讨论,并制定了细致的手术方案。6月22日,龙叔进行了手术治疗。

此次为龙叔进行手术,手术方式是“经二尖瓣室间隔穿孔修补术+室壁瘤切线缝合+二尖瓣置换术+三尖瓣成形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从右房经房间隔切口切除病变二尖瓣膜后,先搭静脉桥,然后行经二尖瓣口途径修补室间隔穿孔,再行二尖瓣置换及三尖瓣成形,再行室壁瘤切线缝合,最后搭动脉桥。

这是吴钟凯教授创新性地应用经二尖瓣瓣口左室腔内补片修补室间隔穿孔的新技术。吴钟凯教授坦言,经典的手术方式,其手术路径在心脏外,通过先切开室壁瘤,切断静脉、动脉和传导束,修补室间隔穿孔后再重切断的组织。但静脉不易重建,重建时可能会形成静脉血栓,同时由于传导束不可见,这些都会导致手术时间的延长,还会二次损害心脏。

而新的手术方式,其手术路径在心脏内,有效避开了静脉、动脉和传导束等组织,并保护了心脏的重要器官。

在心外科、麻醉科、体外循环及手术室医护人员紧密协作,龙叔的生命被成功救回。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本文指导医生:
吴钟凯
擅长疾病:
各种复杂先心病手术、高难度冠脉搭桥手术、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左心室巨大室壁瘤切除左心室成型术和改良保... [详细]

(责任编辑:庄闲婷 通讯员:彭福祥 梁嘉韵)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