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要具备哪些常识? 三短一中注射原则
因为患上糖尿病的原因,很多疾病患者备受糖尿病的病痛折磨,特别是疾病引发的并发症很严重,使得患者极为痛苦。糖尿病不治疗会造成比较严重的伤害,常见的有胰岛素治疗,但是患者要注意了解糖尿病人使用胰岛素的常识。那么,糖尿病人使用胰岛素要具备哪些常识?
糖尿病治疗常识有:业内有句话叫:“三短一中”,也就是每天三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晚上用中效胰岛素,坚持用一段时间后,血糖稳定后,再改成短效+长效胰岛素,一天总量加起来,三分之二是短效胰岛素,一般早晨注射,三分之一是晚上注射,因此需要短效+长效混合使用。当时用的注射器,病人每次用前都要用酒精消毒,很是麻烦。
目前临床推荐使用的胰岛素有哪些?
现在多是基因合成的人胰岛素,种类比较繁多。有短效+长效胰岛素,也有短效+中效胰岛素。如30R(百分之十三十的短期效果加百分之七十的长期效果),50R(百分之五十的短期效果+百分之五十的中期效果)等。现在糖尿病人只要买一支笔就能终生食用,短针头的设计,注射时痛苦小,较易使人接受,笔上有个窗口,可以显示几个单位用量,随时调整胰岛素用量。
患者在使用胰岛素的时候,打胰岛素出现负作用怎么办?
专家指出:定期监测血糖很重要。一旦出现低血糖的症状,如手抖、强烈饥饿感等,就要学会自救,随身带甜饼干、糖等。除外,每日吃饭要定时定量,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及时处理低血糖。病人在家可以根据症状微调胰岛素用量,如果白天出现低血糖的症状,一般要在次日的白天减少1~2单位的胰岛素,如果是晚上出现低血糖,可以在次日的晚上减少用量。
在使用胰岛素的时候患者通常有什么样的误区?
有很多病人不愿打胰岛素,担心副作用或是长期依赖胰岛素。
首先,现在胰岛素都是基因合成的,和人胰岛素很相似,不会有副作用。现在临床上,医生建议早期病人就要打胰岛素,因为自己的胰腺不能分泌出胰岛素,通过外打胰岛素可以尽快保护胰岛功能。
1型糖尿病人,一般考虑终生使用胰岛素,这种治疗方式较口服药要省钱得多。如果病人用胰岛素后,病人的胰岛功能慢慢恢复,剂量到20单位以下,医生会考虑改成口服药。
温馨提示
以上内容就是糖尿病人使用胰岛素的常识,相信大家都比较清楚了。由于糖尿病给我们造成的伤害极大,对于患者来说,应该注意及早发现,积极的进行治疗。
(责任编辑: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两岁七个月小孩做高压氧是否有用
2024-10-21日常生活中保护心脏应注意哪些方面
2024-10-21心超左心室相关数据异常有问题吗
2024-10-21什么是单脐动脉?
2024-10-21出现胸闷气短应如何应对
2024-10-21心情烦躁心悸因震惊事件,如何应对?
2024-10-21如何判断心肌酶谱是否正常
2024-10-21岳麓区哪家医院治疗心肌炎比较好
2024-10-21
热门文章
TIMI分级标准:评估心梗患者血管灌注的关键指标
2024-10-17锻炼血管的简单方法有这些
2024-10-16喝红酒能软化血管吗?解读红酒与血管健康的关系
2024-10-16血脂检查,低密度脂蛋白多少算超标
2024-10-16胆固醇高吃什么好?这些食物帮你科学降脂
2024-10-15降压药的价格和药效有很大关系吗?
2024-10-15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预防病毒性心肌炎的方法
2024-10-14哪些疾病会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和心率失常的区别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