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心脑血管 > 心脑血管疾病 > 高血脂 > 正文

只有胖人才有高血脂?这样做让血脂更健康!

2022-10-12 09:42:00      

提到高血脂,很多人觉得只有胖的人才会有,自己一点都不胖,可以完全不理会血脂的问题!其实不然,高血脂并不是胖人的“专属”!理想体重的苗条人,也可因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肾病综合征或者家族性高脂血症等原因而造成血脂代谢异常,所以同样也不可掉以轻心!

据统计,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40.4%,由此诱发的心脑血管疾病,正以每年超过300万人的速速夺去人们的生命,而我国儿童青少年中,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也有明显升高。因此,对血脂的管理,应该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关注血脂的健康,这四个指标要看好!

血脂是血清中的胆固醇、甘油三脂和类脂等的总称,人们所熟悉的是在体检中的血脂四项,即:

总胆固醇(TC):血液中各种脂蛋白所含胆固醇的总和。受年龄、饮食习惯和遗传等因素的影响。

甘油三酯(TG):TG 水平轻至中度升高者患冠心病危险性增加,当TG重度升高时,常可伴发急性胰腺炎。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构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脂质核心,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将血管壁内胆固醇转运至肝脏进行分解代谢,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我们平常所说的高血脂,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是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高血脂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定期监测血脂情况很关键

很多血脂异常者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多在体检的血脂项目中发现,但很多人一开始即便发现了血脂数值的异常,由于症状不明显,也完全不把它当一回事,而长期血脂异常,可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梗死等。

因此,定期检查血脂,不仅可以及早发现血脂的异常,而且还可预测和评估人群血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是血脂异常防治和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重要措施。建议20-40岁成年人最好至少每5年测量一次血脂,40岁以上每年检测血脂,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史,或有烟酒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每3-6个月测量一次血脂。

血脂多少才算正常?不同的人有不同标准!

血脂是否正常,一般我们会特别关注化验单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的数值,因为这个脂蛋白分子量特别小,容易通过血管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的狭窄,进而诱发冠心病、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所以必须对LDL-C进行严格的控制,那么,LDL-C控制在多少的范围内才算是正常呢?其实,不同风险等级的人群,需要的LDL-C数值是不同的,一般正常的人群,只要把LDL-C控制在3.4mmol/L以下就可以了,如果是有糖尿病、或高血压合并肥胖、抽烟等的人群,那么对血脂的管控会严格一些,建议LDL-C应该在2.6mmol/L以下,如果既往已经有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外周血管性疾病等病史的人群,则要求又更严格一些,建议LDL-C的水平应控制在1.8mmol/L以下。

控制血脂,两大方面要坚持!

目前,对血脂的控制,主要是从两大方面进行:

第一是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血脂的异常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因此,健康的血脂需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饮食上,要注意控制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适当控制甜食,注意戒烟戒酒;运动上,建议每周5-7天、每次30min 中等强度代谢运动,如散步、跑步、做操、骑自行车、太极拳、游泳、爬山、打乒乓球、打羽毛球等。

第二是药物的干预。血脂升高是一种慢性代谢性异常,任何一种调脂药物,都无法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而且目前临床上应用广泛的他汀类降脂药物属于酶的抑制剂,一旦停药后酶的活性恢复,往往会使得血脂水平反弹,所以,除可去除病因的继发性高脂血症外,其他的高脂血症建议应该坚持长期服用,并在服药的过程中遵医嘱做好监测,切勿自觉好转后就自行停药。

本文指导医生:
邹燕敦
擅长疾病:
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如妊娠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疾病、感染性疾病诊治。 [详细]

(责任编辑:陈慧玲 通讯员:林惠芳)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