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有哪些症状
血小板是血液中最小的细胞,当人受伤流血的时候,血小板就会立即成群的冲上去止血然后形成血栓。如果出现血小板减少就要马上治疗,以免造成严重伤害。 那么,血小板减少有哪些症状呢? 1、血小板生成素缺乏 本病多为遗传性,婴儿期开始有出血症状,血小板计数减少,巨核细胞的数量正常,形态结构也无特殊变化。 2、周期性血小板减少症 本病是一种不明原因的周期性血小板减少所致的出血性疾病,早期症状比较常见,主要表现为血小板……
查看详情
血小板减少早期有哪些症状表现
血小板的功能主要是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同时血小板还有维护毛细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而当血小板减少时,给患者带来的影响无疑非常的大。所以当患者出现症状表现时及早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血小板减少的早期症状表现 (1)药物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出血症状发生前有潜伏期,短者可于服药后数小时内发病,长者可以数月后发病。一般5-10天。常伴有畏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 (2)出凝血性疾病,包括:先天性巨核细胞生成不良……
查看详情
常见的两种血小板减少的症状
任何血小板减少是内科疾病中的一种,任何年龄段的人群都有可能患有血小板减少。而常见的血小板减少分为慢性和急性,其症状表现是不一样的。 常见的血小板减少的症状有: 一、慢性血小板减少的症状 早期比较隐蔽。患者可有持续性出血或反复发作,有的表现为局部的出血倾向,如反复鼻衄或月经过多。瘀点及瘀斑可发生在任何部位的皮肤与粘膜,但以四肢远端较多。可有消化道及泌尿道出血。外伤后也可出现深部血肿。颅内出血较少见,但……
查看详情
血小板减少的症状有哪些
专家介绍:血小板减少分为急性血小板减少和慢性血小板减少。其症状各不一样。关于血小板减少的症状,有很多,下面给大家介绍介绍,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肝素使用或致血小板减少症 临床研究中发现,应用肝素的患者血小板减少症(HIT)发生率为15.6%,血小板减少伴血栓形成(HITTS)发生率3.13%,与国外报道水平接近。 研究小组率先建立起国内HIT诊断体系及诊断方法,强调检测血小板计数的必要性,并揭示了HIT发病与血小板Fcγ受体……
查看详情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哪些症状?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特点是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和血块收缩不良,骨髓中巨核细胞的发育受到抑制。根据北京儿童医院1955~1980年因出血性疾病住院的病儿4000例统计,其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004例,占25.1%。近年的研究均支持ITP的免疫与免疫机制有关,因此认为应改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出血的特点是皮肤、粘膜广泛出血,多……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