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护心第1期:高血压发病率高 预防比治疗更有意义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是其主要并发症。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女性在更年期前患病率略低于男性,但在更年期后迅速升高,甚至高于男性;高纬度寒冷地区患病率高于低纬度温暖地区,高海拔地区高于低海拔地区;与饮食习惯有关,盐和饱和脂肪摄入越高,平均血压水平和患病率也越高。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疾病负担。 高血压的危害性与患者的血压水平相关外,还取决于同时存在的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靶器官损伤以及合并的其他疾病的情况。因此在高血压的定义与分类中,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定在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01中青年人高血压发病率高 综合治疗最关键

据统计,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已突破3.3亿,每3名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研究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越来越年轻化,25岁至34岁的年轻男性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20.4%,高血压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家庭医生在线就中青年人高血压的问题采访了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内科学科带头人周滔主任,周滔主任向我们介绍了中青人高血压的特点及认识误区等,使我们对中青年人高血压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详细]

    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不良生活方式是主因

对于中青年人高血压患病率趋于高发这个现象,周滔主任指出,除遗传因素外,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也随之增长。一般30-40岁的中青年人已经成家,在家里扮演顶梁柱的角色,家庭的供养,子女的教育、就业等问题都增加了中青年人的精神压力。[详细]

0210%高血压为难治性 预防比治疗来得更有意义

过去十年降压药的研发日新月异,研究的方向主要有双重血管肽酶抑制剂(脑啡肽酶和内皮素转化酶联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和脑啡肽酶双阻滞剂、醛固酮合酶阻滞剂、内皮素拮抗剂、一氧化氮供体、抗高血压疫苗、靶向于血管衰老的分子制剂等等,尽管部分结果未尽人意,但多数已进入临床2-3期,有待更多的深入观察研究,无疑给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李萍教授解释说在研究新药治疗高血压疾病的同时,临床实践中也不能忽略了旧药的功能和作用。规范高血压的治疗,优化现有的药物选择仍然是现阶段不容忽视的重点。[详细]

    预防高血压比治疗来得更有意义

在最后总结时李萍教授指出,在防治心血管病的进程上,预防高血压比治疗来得更有意义,尤其在发展中国家,不良生活方式,代谢综合征增加,高血压发病呈现发病年龄年轻化,青少年发病上升。[详细]

03高血压控制率6.1% 家庭监测需普及

王继光教授向我们介绍到,中国高血压患病率由1991年的11.9%发展到2002年的18.8%,高血压知晓率由1991年的26.6%到2002年的30.2%,控制率由4.2%到6.1%。知晓率低和控制率低是中国高血压的现状。究其原因,高血压知晓率低主要是因为不测血压或很少测血压造成的,而控制率低是因为治疗依从性差和血压管理质量差造成的。[详细]

    家庭血压监测的临床意义主要有5点:

1、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

2、提高高血压诊断的准确性。

3、提高高血压患者判断预后的准确性。

4、提高降压治疗的质量。

5、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

    家庭血压正常值:

欧洲高血压学会家庭血压监测指南:家庭血压正常值为130/80mmHg;日本高血压学会家庭血压监测指南:125/80mmHg为正常,125/75mmHg为完全正常。 本共识建议:家庭血压≥135/85mmHg时可以确诊高血压,<130/80mmHg为正常血压。家庭血压的监测能有效对白大衣性高血压和部分隐匿性高血压进行鉴别诊断,提高患者长期进行降压治疗的积极性与依从性。[详细]

结语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的研究结果公布——2010年中国成年人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33.5%,据此估计患病总人数已突破3.3亿。尽管高血压人群如此庞大,但仍存在不知已高压、不知如何降压,不知如何用药控压等现状,导致血压控制不尽如人意。当面对高血压时综合治疗最重要,但是有效的预防更加有意义。改变生活方式,健戒烟限酒,清淡饮食,防止肥胖的发生,在平常的生活中加强锻炼,多运动,劳逸结合,学会释放自己的压力,避免负面情绪持续影响给自己造成过大的精神压力都是预防高血压有效的方法。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百度搜藏 网易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