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辣椒能上瘾 如何辣得过瘾又不伤身
吃辣哪些人一定要忌口,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吃辣椒,有些人一定要知道自己到底适合不适合的?这样才能更好的有利于自己的身体,健康问题一定要优先才行,要知道健康代表着一切,平时要知道自己能不能吃辣。
吃辣椒能上瘾
从饮食营养角度来看,辣椒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以及钙、铁、磷、钾、镁等多种营养成分,尤其是维生素C的含量非常高,在蔬菜中名列前茅。维生素C和β-胡萝卜素都是有效的抗氧化剂,对预防动脉硬化、降低胆固醇、清除自由基等都有很好的作用。这也就是说,辣椒是一种非常有营养的蔬菜。辣椒,具有温中祛寒、开胃消食、发汗除湿、温经通络、缓解疼痛等食疗功效,特别是在吃饭不香、饭量减少时,若在菜里放上一些辣椒,可促进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增加淀粉酶活性,改善食欲,增加饭量。辣椒刺激汗腺分泌,加速新陈代谢和气血运行,有助于排出体内毒素,改善怕冷等症状。因此,在野外作业及在低洼潮湿地区工作的人经常吃些辣椒,可防治风湿性关节炎和冻疮。从口感上讲,辣椒素是吃辣椒上瘾的一个重要因素。只要不将口腔黏膜辣伤,当味觉细胞接触到辣椒素后会更敏感,从而能感觉到食物的美味。
8类人不宜吃辣椒
1、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人不宜吃辣椒,慢性气管炎、肺心病、肺结核病人也不例外。因辣椒素使循环血量剧增,心跳加快,心动过速,短期内大量服用,可致急性心力衰竭、心脏猝死,即使没发生意外,也可妨碍原有的心脑血管病及肺内病变的康复。
2、患有慢性胃炎、胃溃疡、食管炎的病人,由于辣椒素的刺激,粘膜充血水肿、糜烂,胃肠蠕动剧增,而引起腹痛、腹泻等,亦影响消化功能的恢复。
3、患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慢性胰腺炎的病人,由于辣椒素的刺激,引起胃酸分泌增加,胃酸多了可引起胆囊收缩,胆道口括约肌痉挛,造成胆汁排出困难,从而诱发胆囊炎、胆绞痛及胰腺炎。
4、患有痔疮的病人,由于辣椒素的刺激,痔静脉充血水肿,可以加重痔疮,甚至形成肛门脓肿。另外辣椒又可加重便秘,使痔疮变重。
5、正在服用中药治疗疾病的患者也在禁忌之列,因食用辣椒素会影响疗效。
即使是正常人也不宜长期食用辣椒。据有关资料显示,在食管癌、胃癌患者中,长期食用辣椒的人,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综上所述,虽辣食美味,当适可而止。
6、瘦人不宜吃辣椒,因瘦人常有咽干、口苦、烦燥易怒,如果食用辣椒,不仅加重上述症状,而且易导致出血、过敏和炎症,严重时会发生疮痈感染等。
7、肾病患者不宜食用辣椒,因辣椒素是通过肾脏排泄,有损肾实质细胞,严重可引起肾功能改变,甚至出现肾功能衰竭。
8、甲亢患者不宜食用,因本身就心率快,食用后更加快心跳,病状更明显了。
如何辣得过瘾又不伤身
第一,烹调要注意。首先,最好选鲜辣椒做的菜。因为鲜辣椒的营养更丰富,“火力”也小一些,而干辣椒、辣椒面等就要少吃了。鲜辣椒经过高温烹炒,辣味会有所减轻。如果菜中已经放了辣椒,就别再放花椒、大料、桂皮等热性调料,否则“热上加热”,更容易上火。烹调前可先把辣椒放在醋里泡一会儿,或在烹调辣菜时加点醋,也可缓解上火。
第二,搭配食材很重要。吃辣配些凉性食物,能起到“中和”作用,清热去火。鸭肉、鱼肉、苦瓜、莲藕、荸荠、豆腐、莴笋等都是凉性食物,可清热生津、滋阴降燥,是辣菜的最佳搭档。
第三,主食最好选粗粮。因为其膳食纤维含量丰富,可预防由肠胃燥热引起的便秘。玉米或红薯就是不错的选择。此外,薏米也可去燥,若辅以百合熬粥,功效更明显。
第四,吃辣时要多喝水或汤。吃辣容易引起咽干唇裂等症状,更要注意补充水分。菊花茶、酸梅汤等是最好的“灭火器”。喝杯酸奶或牛奶,不仅可以解辣,同时还能清热。
此外,吃辣后最好多吃酸味水果。它们含鞣酸、膳食纤维等,能刺激消化液分泌、加速肠胃蠕动,帮助滋阴润燥。山楂、柚子、柑橘、苹果和梨等都不错。
(责任编辑:吴任飞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小儿肚涨发热咳嗽并呕吐如何改善?
2024-10-30两岁小孩能吃咽喉片吗?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儿面部黄喝白苓健脾颗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个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觉咳嗽厉害
2024-10-30怀孕晚期能喝哪些药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2024-10-30两个月婴儿舌苔、吐奶、不喝水、攒肚如
2024-10-30婴儿肝炎综合征服用清肝利胆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虚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热门文章
胶原蛋白怎么补充好?专业攻略助你科学补充
2024-10-31拉单杠的好处:从肌肉锻炼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细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强建议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办?实用小窍门助您快速缓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确吃法,健康养生从细节开始
2024-10-24蒲公英泡茶,解锁健康新方式
2024-10-23三阴交定位指南,健康养生新起点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