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养生 > 健康生活 > 养生常识 > 正文
头痛
挂号科室:神经内科 同类疾病:偏头痛头风病紧张性头痛精神疾病头痛器质性头痛

润燥祛湿吃这些

2017-11-02 11:46:29      

灵芝云苓猪横脷汤

材料

灵芝、云苓、猪横脷、瘦肉、盐。

做法

1、首先要把材料都备好,然后把灵芝和云苓分别用清水洗净,灵芝切成块,放在碗里备用。

2、猪横脷和瘦肉洗净,汆水捞起;猪横脷刮白膜,冲净,切厚片;瘦肉切块。

3、将6碗水倒入瓦煲烧开,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煮沸,转小火煲一个半小时,下盐调味饮用。

功效

润燥祛湿、安神助眠、抗癌抗衰老。

百合粳米粥

材料

干百合4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法

将百合用清水洗净泡软,粳米淘净,共入锅中,加水煮粥,待熟时加入冰糖稍煮即成。可供早餐食用。

功效

百合煮粥,更增其补益润肺之力,正如《本草纲目》所言“百合粥润肺调中”,有润肺止咳、养心安神之功。

适用于慢性呼吸道疾病、肺热或肺燥干咳、涕泪过多、热病恢复期余热未尽、精神恍惚、坐卧不安、失眠健忘等症。

豌豆苗豆腐汤

材料

豌豆苗50克、豆腐250克、酱油、芝麻酱、花椒油、红油、麻油、鸡精、白糖、精盐各适量。

做法

先将豆腐切成小碎块,与豌豆苗一道入锅,加入调料进行调味就可以了。

功效

可以补益肝肾,滋阴润燥。

芝麻红糖粥

材料

取芝麻50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

做法

先将芝麻炒熟,研成细末。粳米煮粥,直至粥煮至黏稠时,拌入芝麻红糖稍煮片刻就可以食用。

功效

适用于肝肾不足、头昏目花、肺燥咳嗽等症。初春易出现凉燥,会出现干咳、少痰或无痰、鼻咽干燥、喉痒,兼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等现象,可以吃芝麻红糖粥。

板栗冰糖粥

材料

板栗仁5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

将板栗仁切碎与粳米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煮粥,直至粥煮至黏稠时,放入冰糖调味就可以食用。

功效

可以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适用于胃纳不佳、脾胃不健、腰膝软痛、四肢乏力、多梦失眠、夜尿增多等病症。另外由温燥引起的干咳、口干、痰少而粘连成丝,不易咳出等症,可以吃板栗冰糖粥调理。

三七炖兔肉

材料

三七10克、丹参15克、兔肉250克。

做法

将三七丹参切成片,与洗净的兔肉一道入锅,炖烂加调料进行调味。

功效

具有祛湿,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的功效。

红花檀香茶

材料

白檀香1克、红花3克。

做法

将两种材料同入杯中,用开水冲泡,代茶饮用,可连续冲泡3—5次。

功效

可以活血化瘀,减少冠心病的发作次数和程度,特别适用于冠心病缓解期的人。

百合炒玉米西芹

原料

百合200克、玉米粒100克、西芹100克、胡萝卜50克,盐、色拉油适量。

做法

1、西芹洗净、切段,百合剥开、洗净,胡萝卜去皮、洗净、切成菱形小块。

2、将全部原料用沸水焯一下。

3、锅内放色拉油,下入焯好的蔬菜翻炒,用盐等调味后即成。

功效

润肺、滋阴、养胃、益气的作用,无论肺气虚或肺阴虚者皆宜。

金银花鸡蛋汤

原料

鸡蛋一个、金银花15g。

做法

1、鲜蛋打入碗内备用。

2、金银花加水200毫升,煮沸5分钟,打入鸡蛋煮沸即可,趁热1次服完。

功效

金银花甘寒,能清热解毒,可消炎清火润肺。该方简便易服,每天早晨服1次。

润燥祛湿的菜肴说的差不多了,下面就来说说对于润燥祛湿效果比较明显的几种食物。

菠菜

性味甘凉,能滋阴润燥、养血生血、通利肠胃,可用于津液不足之口渴欲饮、肠燥便秘、贫血及衄血、便血等出血症。

菠菜富含类胡萝卜素,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保护咽喉和肺部黏膜,改善肺部的血液循环,开胸顺气。

不过,菠菜中草酸含量较多,会妨碍人体对钙、铁的吸收,吃时应该先用开水烫软,捞出后再下锅炒。

作为凡品的菠菜吃法是很多的,煮粥即是普通一途,可用菠菜来煮粥。

莲藕

性味甘凉,是止血、生津的良药,富含淀粉、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尤其是含维生素C最多,是女人滋阴的佳品。

此时天气干燥,吃些藕能起到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同时,莲藕性温,有收缩血管的功能,多吃可以补肺养血。

鲜藕除了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外,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的含量也很丰富,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对治疗便秘,促使体内有害物质排出,十分有益。

蘑菇

可以提高女性免疫力,防女性贫血,适用于脾胃气虚、疲怠乏力,并有防癌治癌、降血脂、降血糖的效果,对女性滋阴有很好的效果。

去掉菇根后,可炒、熘、烩、炸、拌、做汤,也可酿、蒸、烧,还可作各种荤素菜肴的配料,是筵席上的高级食用菌菜之一。

具体来说,蘑菇可做成红烧蘑菇、肉片鲜菇、口蘑锅巴、口蘑芙蓉蛋汤、口蘑鸭子、蘑菇烧菱角、蘑菇炒腐竹和蘑菇炖豆腐等菜肴。

(责任编辑:家医编辑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