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养生 > 养生之道 > 正文
癌症
挂号科室:肿瘤科 同类疾病:甲状腺癌肺癌胰腺癌皮肤癌鼻咽癌

五种养生法分分钟毁掉你的健康!

2017-12-10 06:57:57      家庭医生在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养生大军”。养生本没有错,但如果人们不擦亮双眼,对所谓的养生方法不加以辨别,盲目听信谣言,就可能会给身体带来种种可怕的后果。

这样养生,分分钟毁掉你的健康!

错误养生法1:每天都喝很多水

每天适量补充水分固然对身体有好处,但这并不代表喝水量越多越好。每个人身体所需的水量都是不同的,如果水分摄入过多,可能会加重肾脏的负担,还可能会发生电解质不平衡。

错误养生法2:认为多吃补品身体才好

人们常常会购买许多所谓的名贵药材来给身体进补,如人参、鹿茸、冬虫草等。其实,一个健康的人不必进补,否则效果只会适得其反。另外,不清楚自身体质而盲目乱补,也会使人身体越补越虚弱。

错误养生法3:认为中药没有副作用

吃西药会引起副作用已经被人们所熟知,于是人们想当然地认为,中药是纯天然的,所以是没有副作用的。其实,是药三分毒,不管是中药、西药,都或多或少有副作用,因此服药之前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否则容易造成肝肾损伤。

错误养生法4:每天都梳头100下

民间有说法称:“每天梳头100下,有助于脑部血液循环,对健康有利。”其实,如果梳头过于频繁,或者选用的梳子不对,不仅起不到养生的效果,反而会刺激头皮上的皮脂腺,伤害头皮。

错误养生法5:用保温杯泡茶

一些老年人常会使用保温杯来泡茶喝,认为这样能保证茶水的温度,非常养生。其实,泡茶温度最好在80℃左右,如果茶叶长时间浸泡在保温杯中,容易损坏茶叶中的维生素,使鞣酸、茶碱等成分大量渗出。此外,茶当中的一些成份会与金属镀层产生化学反应,长期摄入对人体有害。

有哪些适合懒人养生的方法?

1、少吃维他命

吃过量的维他命A、E等,对身体有害。一旦超过(建议量)5倍以上,免疫力下降,得癌症与自体免疫性疾病的风险会增加,均衡饮食最重要。只要摄取足够的营养,就不需要额外吃维他命。

2、睡前半小时留白

睡前半小时到一小时,不要再上网、玩手机,改成写日记、听音乐、泡澡等。此外,白天多晒晒太阳,压抑脑下垂体分泌褪黑激素,保持清醒。晚上回到家,可把家里可换成昏黄的光,避免影响褪黑激素的分泌,才能睡得香甜。

3、少喝含糖饮料

常喝含糖饮料,除了肥胖、还会造成体内B群流失,反而更容易疲累。习惯喝饮料的人,从减糖做起,最好改喝无糖的红茶、绿茶、乌龙茶等饮料。同时要把握料加愈少愈好的原则。

4、一天8杯水

多喝白开水,而且一天至少喝2000-2500cc约8大杯。多喝水有助于提高代谢,帮助身体排出毒素;而且也帮助消化、刺激肠胃蠕动。上班族常常一忙就忘了喝水,可以买1000cc容量的水壶,装水放在办公室,上下午各喝一壶。

5、学猫伸懒腰

谁说工作时不能运动?例如,在办公桌前,趁计算机下载档案时,可举起双手往后伸懒腰。不仅顺势深呼吸,还可锻炼肩胛骨周边肌肉群,有效促进脂肪燃烧。同时还能收紧腹肌,矫正歪斜的骨盆腔。

如何正确饮食

1、少吃油炸食物

很多女生非常喜欢吃油炸类的食物,比如薯条、炸鸡还有街边各种油炸的串类,油炸食品的口感固然是很香浓,让人爱不释手,可是这也是减肥的杀手,一点点油炸食物上面都包含了大量的油脂和脂肪酸。一口下去几天的节食效果荡然无存,所以爱美的女生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嘴,千万要少吃油炸食物。

2、多吃蔬菜水果

蔬菜和水果中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还有大量的纤维素,坚持每天每隔2-3小时就吃一点蔬菜和水果,可以有饱腹感,减少对其它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尤其对于不喜欢喝水的人来说,蔬菜和水果中的水分也很充足,可以补充身体内流失的水分,帮助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达到减肥的效果。

3、不吃或少吃晚餐

因为晚上人体的代谢非常缓慢,没有消耗食物的能量,这也正是囤积脂肪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所吃下的东西被消化的速度也会减慢,长期下来体重就增加了。所以建议早饭可以多吃一些保证一天的体力,午餐可以适当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到了晚上尽量不吃,这也是健康的饮食方式和减肥的基本原则。通过这个方法减肥成功后,可以很好的保持身材。

4、荷叶灰花茶

荷叶灰原本是主要用来治疗妇科疾病,今年来越来越多的用到减肥上面,因为荷叶灰在中医上是健脾的良方,可以排除体内湿寒,还有升清降浊的功效,对于水肿型肥胖有着明显的效果。

5、多吃全麦面包

很多人喜欢吃面包,但是面包中会添加各种植物油、黄油等,满足你口感的同时,也吃进去了大量的油脂,很容易引起肥胖,所以喜欢吃面包的人尽量选择全麦面包,全麦面包是由小麦制作的,多了小麦麸皮,其含有丰富的纤维素不会被人体吸收,还可以增加饱腹感。

(责任编辑:郑永仪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