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养生 > 养生之道 > 疾病养生 > 正文

如何预防和控制高血压?记住“九字真理”

2019-05-18 06:55:52      家庭医生在线

5月16日上午,“2019世界高血压日”义诊活动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举行,该院高血压血管病科主任陶军教授、吴杏副主任医师、夏文豪副主任医师、苏晨主治医师、张小宇主治医师等出席现场,为广大市民解答高血压相关疑问。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世界高血压日”义诊活动现场

据陶军教授介绍,有相关数据表明,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已超过23%,甚至有预测到2025年,全球的高血压患者将会高达10亿。然而,我国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以及控制达标率却相对较低。要知道,高血压是整个心血管疾病的起始环节,有效控制血压,可以明显减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因此,对于人们来说,了解高血压相关知识,对高血压的防控显得尤为重要。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血压血管病科主任陶军教授

高血压的病因有哪些?

原发性高血压属于一种慢性疾病,其病因为多因素。夏文豪认为,高血压是遗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约60%高血压病人有家族史。近年来高血压基因研究很多,但目前尚未确定高血压的基因定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高盐高脂饮食、缺乏运动、作息时间不规律、精神压力太大、长期吸烟喝酒等都易引起高血压;其他因素包括药物因素,如甘草类制剂、糖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等;患有OSA症状的肥胖人士,也易引起高血压。”

夏文豪提醒,由于高血压并未有特别明确的临床症状,建议成年人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如发现有头晕、头痛、眼花、失眠等症状,要尽快到医院检查血压情况。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血压血管病科副主任医生夏文豪教授

如何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目前,原发性高血压尚无根治方法,只能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那么,要如何有效控制?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是关键。

一、生活方式的干预

除了不可逆因素如遗传因素、年龄、性别等外,对生活方式的有效干预能有效控制和稳定血压,尤其是对于一些中青年高血压患者(50岁以下)。

1、低盐、多吃新鲜蔬果

高盐饮食易引起血压升高,损害全身各处血管,引起血管硬化,易对心、脑、肾等靶器官造成严重损伤。日常应减少摄入含盐过多的食品,如咸肉、腊肉、咸鱼、咸菜、酱油、辣酱等;多吃新鲜蔬果,减少脂肪的摄入。

2、主动运动、控制体重

对于轻度高血压患者来说,可适当做一些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中重度高血压患者要避免竞争性的体育运动,无心脏、脑、肾脏等并发症的患者,可在身体允许的范围内运动,且注意劳逸结合;伴有心脏、脑、肾脏等重要脏器损害的患者,则不宜做大强度的运动。

此外,夏文豪提醒,如果是肥胖的高血压患者可结合限制热量摄入和增加体力活动等方法进行减重。如若无效,也可通过药物或手术的方法帮助减重。

3、戒烟限酒

有吸烟习惯的高血压患者要戒烟,如果无法自行戒烟,可寻求医院戒烟门诊医生的帮助。此外,有研究认为,饮酒导致的高血压是可逆的,只需戒酒或降低饮酒量,就能有效降低血压,甚至恢复正常,所以,建议高血压患者戒酒,如饮酒,最好控制在每日1两左右。

4、保持好心情

高血压与精神、心理等也有一定关系,长期紧张、心理负担重、焦虑等不良情绪,都可能会引起血压升高,平时应保持乐观情绪,减轻心理负担。

二、药物治疗

单纯生活方式干预3个月后,若仍未见效,就要启动药物治疗,夏文豪提醒,药物治疗需谨慎,在服用降压药时需遵循4个原则:

从小剂量开始:所有药物或多或少都有副作用,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从小剂量开始,再逐渐加量,且在服用药物过程中,不可擅自停药、换药或改变剂量等。

优选长效制剂:建议选择24小时的长效制剂,能长时间将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也能减少用药次数、减轻经济负担等。

联合用药:当患者的血压高达160以上,或高于目标值20/10mmHg,建议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多种药物共同发挥作用,既提高疗效,也减轻每种药物的副作用。

个体化原则:由于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药物有效性和耐受性不同,所以,在选用降压药物时,应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经济条件、个人意愿等各方面综合考虑。

最后,夏文豪再一次强调,想要预防并控制高血压,就要坚持做到这九字真理,“管住嘴、迈开腿、好心情”。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本文指导医生:
陶军
擅长疾病:
高血压血管病、冠心病等疾病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在心血管疾病的精准化诊断、个性化治疗等方面... [详细]
夏文豪
擅长疾病:
具有丰富的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尤其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 [详细]

(责任编辑:汤秀媚 通讯员:梁嘉韵)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