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病就是健康?这3项达标才是健康新标准!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提高,但身体素质却每况愈下。在大众意识中认为不生病就是健康,其实不然,健康的新标准是好睡眠、好心理和好肠胃,看看你达标了吗。
这3项达标才是健康新标准
1、好睡眠
相信身边很多有睡眠障碍症或睡眠问题的人,特别是失眠,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易惊醒、做噩梦或一整晚都睡不着觉。睡眠质量差,不仅出现黑眼圈和皱纹,而且也会降低免疫系统,增加患上疾病风险。睡眠质量不好的人是因为褪黑素、5-羟色胺和多巴胺神经递质出现问题。褪黑素可影响睡眠质量,上年纪后褪黑素有所降低,易出现睡眠紊乱和功能失调。不妨多吃燕麦香蕉或核桃,能促进身体分泌褪黑素。也可选择含虾青素的鱼虾蟹类和海藻类能保护褪黑素,避免受到氧化。
进入中老年期后,体内易缺乏多巴胺,会让人们出现失眠心悸、情绪波动大和盗汗的情况,不妨多吃粗粮瘦肉、豆类等含B族维生素食物,这是合成多巴胺的重要原料。5-羟色胺能调节睡眠、情绪和体温等生理病理机制,水平含量过高会引起焦虑不安、发火和兴奋等;水平过低可引起记忆力减退、抑郁和失眠等。色氨酸能辅助合成五羟色胺,提高睡眠质量,可以从小米或香蕉中获取。
2、好肠胃
肠胃是身体上最大的免疫系统机制,能吸收食物中的营养。健康肠胃的标准是排便正常、没有肠道过敏或食物不耐受、消化吸收良好、肠道菌群平衡和没有胃肠道疾病。每天吃500克蔬菜和200克水果,每天食油量在25克左右,食盐控制在6克以下,做菜时少放糖。合理安排一日三餐,每顿饭只吃7~8分饱即可,吃饭时细嚼慢咽,能减轻肠胃压力。
3、好心理
社会竞争激烈,人们面临着多重压力,大部分年轻人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若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中,可影响大脑、心脏和免疫系统。平时多和朋友或家人聊天,倾诉内心的不适,也可以通过运动、读书或听歌的方式来发泄情绪。若长期抑郁或焦虑等不能排解,需寻求心理医生帮助。
温馨提示
综合所述,不生病并不代表着身体健康,身体健康的前提是肠胃好、心理健康以及睡眠质量高,每天需保证充足睡眠,安排好一日三餐,调节好不良的情绪。
(责任编辑:汤秀媚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小儿肚涨发热咳嗽并呕吐如何改善?
2024-10-30两岁小孩能吃咽喉片吗?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儿面部黄喝白苓健脾颗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个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觉咳嗽厉害
2024-10-30怀孕晚期能喝哪些药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2024-10-30两个月婴儿舌苔、吐奶、不喝水、攒肚如
2024-10-30婴儿肝炎综合征服用清肝利胆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虚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热门文章
胶原蛋白怎么补充好?专业攻略助你科学补充
2024-10-31拉单杠的好处:从肌肉锻炼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细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强建议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办?实用小窍门助您快速缓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确吃法,健康养生从细节开始
2024-10-24蒲公英泡茶,解锁健康新方式
2024-10-23三阴交定位指南,健康养生新起点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