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养生 > 正文

登革热有哪些发病症状及如何治疗

2025-01-24 16:45:57      家庭医生在线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发病症状多样,治疗方法也需根据病情而定。常见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出血、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等。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和病原治疗等。

1. 发热:患者体温迅速升高,可达 39℃以上,常持续 3 - 7 天。发热时可能伴有头痛、肌肉疼痛、眼眶痛等。

2. 皮疹:多在发病后 3 - 6 天出现,为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分布于四肢、躯干或头面部。

3. 出血:部分患者会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皮下出血、胃肠道出血等表现。

4. 关节疼痛:全身关节和骨骼疼痛,尤其在手腕、脚踝、膝盖等部位较为明显。

5. 淋巴结肿大: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肿大、疼痛。

治疗方法:

1. 一般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清淡饮食,保持皮肤和口腔清洁。

2. 对症治疗:高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冷敷、温水擦浴等;疼痛明显者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镇痛药,但应避免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以防加重出血;对于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可输注血小板、新鲜血浆等。

3. 病原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临床上常用利巴韦林等,但疗效尚不确切。

需要注意的是,登革热的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切勿自行用药。如果出现疑似登革热的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总之,登革热的症状表现多样,治疗需综合考虑病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