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标准较为复杂,通常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判断,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水平、D-二聚体水平等。
1.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进行性减少是 DIC 的常见表现之一。一般血小板计数低于 100×10⁹/L 或呈进行性下降。
2. 凝血酶原时间(PT):PT 延长,通常超过正常对照值 3 秒以上。
3. 纤维蛋白原含量: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通常低于 1.5g/L。
4.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FDP 水平升高,一般大于 20mg/L。
5. D-二聚体水平:D-二聚体显著升高,对 DIC 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6. 临床表现:存在多发性出血倾向,不易用原发病解释;微循环衰竭或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等。
总之,DIC 的诊断需要综合分析各项指标和临床表现。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多种检查结果进行准确判断,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泸州皮肤科比较好的中医院
2025-01-15三亚哪个中医院的皮肤科好
2025-01-15桂林哪个中医看皮肤科好
2025-01-15韶关的中医院看皮肤科哪个好
2025-01-15济宁哪个医院中医皮肤科好
2025-01-15烟台哪个中医院皮肤科最有名
2025-01-15九江哪个中医院皮肤科好
2025-01-15九江哪个中医院皮肤科比较好
2025-01-15
热门文章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2025-02-07静脉闭塞是怎样的一种病症
2025-02-07人体的十二种凝血因子分别叫什么
2025-02-07发烧寒战一定意味着病情严重吗
2025-02-07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一类怎样的药物
2025-02-07饭后立即运动有哪些危害?
2025-02-07银粉是否有毒及对身体是否有害
2025-02-07体内物质进去又流出来的原因是什么
2025-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