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养生 > 正文

止血药通常分为哪四类

2025-02-11 01:48:19      家庭医生在线

止血药一般分为收缩血管止血药、促进凝血因子生成止血药、抗纤维蛋白溶解止血药、作用于血管的止血药等。

1. 收缩血管止血药:这类药物能使毛细血管收缩,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从而达到止血的效果。常见的有垂体后叶素、去甲肾上腺素、卡巴克络等。垂体后叶素常用于治疗肺咯血、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去甲肾上腺素可用于局部黏膜出血。卡巴克络则适用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的出血。

2. 促进凝血因子生成止血药:通过促进凝血因子的生成来发挥止血作用。如维生素 K₁、维生素 K₃ 等。维生素 K₁ 可用于维生素 K 缺乏引起的出血,像阻塞性黄疸、胆瘘等疾病导致的出血。维生素 K₃ 也常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维生素 K 缺乏所致的出血。

3. 抗纤维蛋白溶解止血药:能够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酶的活性,从而止血。代表药物有氨甲环酸、氨基己酸、氨甲苯酸等。氨甲环酸常用于治疗急性或慢性、局限性或全身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所致的各种出血。氨基己酸适用于预防及治疗血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引起的各种出血。氨甲苯酸则常用于纤维蛋白溶解过程亢进所致出血。

4. 作用于血管的止血药:作用于血管,增强血管对损伤的抵抗力,降低血管的通透性。常见的有酚磺乙胺。它常用于预防和治疗外科手术出血过多,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过敏性紫癜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出血。

总之,止血药的使用需要根据具体的出血情况和患者的身体状况,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选择和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