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贪凉小心“阴暑”
盛夏酷暑,气候炎热潮湿,假若身体虚弱,抗病能力低下,对炎热的气候不能很好适应,体温调节中枢发生紊乱,散热机能发生障碍,则易发生中暑,中医谓之“伤暑”。
“阴暑”是夏日过于避热贪凉引起,即所谓“静而得之者为阴暑”。由于夏季暑热湿盛,人们毛孔开张、腠理疏松,睡眠、午休和纳凉之时,若过于避热趋凉,如夜间露宿室外,或坐卧于阴寒潮湿之地,或在树阴下、水亭中、阳台上乘凉时间过长,或运动劳作后立即用冷水浇头冲身,或立即快速饮进大量冷开水或冰镇饮料,或睡眠时被电扇强风对吹,均可导致风、寒、湿邪侵袭机体而引发“阴暑”。
“阴暑”的症状一般表现为出现身热头痛、无汗恶寒、关节酸痛、腹痛腹泻等症。正如明代大医学家张景岳指出 “阴暑者,因暑而受寒者也……故名阴暑。”特别是老人、儿童、孕产妇、体弱及患有宿疾者,容易诱发此症,尤应加强防护,不可过于避热贪凉,避免寒湿侵袭而引发“阴暑”。
防中暑,从“吃”开始
近日天气闷热,中医师提醒市民最好避免12时~14时高温时段外出,及时补充水分,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药物是防治中暑的基础动作,而日常多喝中药凉茶,可以大大降低中暑的可能性。
为此,蒙毅医师特向读者介绍几款预防中暑的凉茶药方
良方一:
组方 黄芩(15g)、栀子(10g)、知母(25g)、花粉(20g)
用法 煮水煎服
疗效 泻火解毒、生津润燥。适用于热盛、阴亏者。
良方二:
组方 绿豆(25g)、红糖少许、藿香(10g)、板蓝根(15g)、金银花(20g)
用法 每天喝250ml~300ml,当凉茶饮用
疗效 清热解毒,防暑去湿。普通大众都可以饮用。
良方三:
组方 菊花(30g)、桑叶(20g)、加少许石膏
用法 煎服
疗效 疏散风热,清肝明目。适用于单纯热盛者。
良方四:
组方 黄芪(15g)、党参(20g)、菊花(10g)、桑叶(10g)
用法 煮水煎服
疗效 补气固表,清热解毒。适用于体质较弱者。
(责任编辑:吴任飞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小儿肚涨发热咳嗽并呕吐如何改善?
2024-10-30两岁小孩能吃咽喉片吗?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儿面部黄喝白苓健脾颗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个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觉咳嗽厉害
2024-10-30怀孕晚期能喝哪些药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2024-10-30两个月婴儿舌苔、吐奶、不喝水、攒肚如
2024-10-30婴儿肝炎综合征服用清肝利胆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虚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热门文章
水果界的维C翘楚,你了解多少?
2024-11-01马齿苋的作用与功效有哪些,可以治疗白发吗?
2024-11-01胶原蛋白怎么补充好?专业攻略助你科学补充
2024-10-31拉单杠的好处:从肌肉锻炼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细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强建议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办?实用小窍门助您快速缓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确吃法,健康养生从细节开始
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