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健脾安神第一药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已有“采苓采苓,首阴之巅”的句子。茯苓做药用的记载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言其“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早在公元前三、四世纪就有了采集茯苓的记载。在魏晋时期,服食茯苓以求长寿已蔚然成风。南朝齐梁时期的养生家、医学家陶弘景辞官归隐时,梁武帝即令“每月赠给茯苓五斤,白蜜二斤,以供服饵。”陶弘景亦称其为“养神而改灵,和魂而炼魄”的仙药。茯苓在唐宋也应用普遍,与黄庭坚同一时代的苏轼苏辙兄弟亦十分推崇服食茯苓。苏辙作有《服茯苓赋》。苏轼在《东坡杂记》中记载了制茯苓之法,堪称制作茯苓饼的高手。他介绍的具体做法为“以九蒸胡麻(即芝麻),用去皮茯苓少入白蜜为饼食之,日久气力不衰,百病自去,此乃长生要诀。”苏东坡活到六十多岁还有强健体魄与惊人的记忆力,或许与其长久服食茯苓饼有关。到了清代,茯苓仍为养生益寿的妙药。有人对慈禧太后的长寿补益药方进行研究,发现其常用的补益药共64种,而使用率最高的一味便是茯苓。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多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树的根上。7-9月份采集后,堆置“发汗”,然后摊开晒干,再堆置“发汗”。如此反复3-4次,晒干即为成品,一般不用再行炮制。茯苓性平和,味甘淡。传统中医认为其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作用。临床可用于治疗各种水肿、脾虚诸证及心悸失眠等。而其健脾安神之功尤为重要。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生理功能正常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可决定一个人后天的生长发育状况以及体质的强弱等。脾胃为“化生之源”,若脾胃虚弱,则“百病丛生”。茯苓有助长寿,其健脾之功当不可没。
${FDPageBreak}
由于茯苓平平淡淡,“补而无碍胃之虞,利而无伤津之忧。”因此可长期应用。茯苓无论虚实之症都可使用,是其安神的一大特点,也是其它许多药物所不可替代的,故对一般的失眠症都有改善作用。
现代研究认为,茯苓的主要成分为茯苓聚糖。茯苓酸、蛋白质、卵磷脂、脂肪、胆碱等。有效成分主要是茯苓多糖,它能增强小鼠的T淋巴细胞功能,促进体液免疫,可使胸腺淋巴结增大,末梢血中的细胞数量增多。茯苓多糖还有很强的抗肿瘤作用,可延长患癌症动物生存期,其保健作用可见一斑。
茯苓的服用方法很多。前已有述及的“东坡茯苓饼”,元代《饮膳正要》有茯苓酒,以茯苓煮汁蒸米加酒曲作酒酿。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以酒渍茯苓“日食一块,至百日,肌体润泽,延年耐饥,面若童颜。”也可把茯苓做粥、蒸糕等。据史料载,北京城里做出的茯苓饼白可凌雪,薄如棉纸,中夹蜜饯、松果仁,甘香可口,富于营养,成为北京的著名土特产。也可自己动手制作茯苓糕(饼),选四成上等粳米,三成白糯米,加二成茯苓、芡实、莲子肉、山药等作粉拌匀,加入糖枣、果仁等作糕或饼蒸熟即可,是上好的点心。
小验方:茯苓大枣粥
茯苓粉30克,粳米60克,大枣5枚,白糖适量。枣去核,与粳米浸泡后加水同煮,快熟时加入茯苓粉,煮熟即可,日服2-3次。可健脾补中,利水渗湿,用于小儿脾虚久泻。但腹胀及小便多者不适用。
(责任编辑:张燕君 )
相关文章推荐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
专家答疑
小儿肚涨发热咳嗽并呕吐如何改善?
2024-10-30两岁小孩能吃咽喉片吗?量如何控制?
2024-10-30小儿面部黄喝白苓健脾颗粒,是何原因
2024-10-3010 个月小孩中午和晚上睡觉咳嗽厉害
2024-10-30怀孕晚期能喝哪些药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2024-10-30两个月婴儿舌苔、吐奶、不喝水、攒肚如
2024-10-30婴儿肝炎综合征服用清肝利胆口服液的方
2024-10-30小孩消化不良常拉肚子,脾虚能用健脾丸
2024-10-30
热门文章
胶原蛋白怎么补充好?专业攻略助你科学补充
2024-10-31拉单杠的好处:从肌肉锻炼到健康提升
2024-10-31甲亢是怎么引起的?有什么危害?
2024-10-25深入了解细胞免疫,日常生活中的免疫增强建议
2024-10-25睡落枕了怎么办?实用小窍门助您快速缓解
2024-10-25核桃的正确吃法,健康养生从细节开始
2024-10-24蒲公英泡茶,解锁健康新方式
2024-10-23三阴交定位指南,健康养生新起点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