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养生 > 中医养生 > 正文
保健
挂号科室:体检保健科 同类疾病:体检食疗婴幼儿性健康节后综合征

寿命之本是顺天时变化来平衡阴阳

2012-05-16 10:49:22      家庭医生在线

  “三经”养生文化认为,生命养生的最高境界,就是顺应天时、地利,而后人和。在《黄帝内经》中就主张天人合一,即人的生命与天地自然相通。

  在天时变化中保持阴阳平衡是“三经”养生文化的重要观念,也是传统中医的一个基本概念。简单来说,在天时的变化中保持阴阳动态平衡是健康的基础,是生命、生理活动正常的保障。而任何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是阴阳的偏盛、偏衰,此时可能外感六淫或内伤七情,治疗疾病就是纠正阴阳的不平衡状态,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

  比如有的人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怕冷,多为阳气不足,“阳气不达四末”所致。白天阳盛,人体的生理功能也以兴奋为主,夜间阴盛,人体的生理功能以抑制为主。比如熬夜或者白天睡觉、晚上工作,这种黑白颠倒的生活违背了自然规律,没有把握好度。用阴阳来解释,就是患者体内阴阳处于失衡状态,必须纠正阴阳失衡,达到治愈的目的。

  健康的人体处于一种阴阳动态平衡的状态,身体可以自动地调节不平衡之处,这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只要后天不违背四时运作规律而有意损害,身体的这个系统就能正常运转,人就不会生病,所以法于阴阳、顺应天时,对人的健康非常关键。这是人人皆需重视的“寿命之本”。

  在古代,节气简称为气,这个气字实际是天气、气候的意思。古代一年分为十二个月纪,每个月纪有两个节气。在前的为节气,在后的为中气,如立春为正月节,雨水为正月中,后人就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合十二个月纪的节气而为二十四节气。它们的名称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的划定是我国古代天文和气候科学的伟大成就,它不仅在安排和指导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而且在养生方面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三经”养生文化的环境养生观中就十分注重依节气变化和阴阳周期来养生保健。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此为四时调摄的宗旨,它是根据自然界和人体阴阳消长、气机升降(气的升降出入)、五脏盛衰不同时间的特点状态而制定的四时养生原则。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又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这是告诉人们,如不能顺应自然气候的变化,就容易受到病邪的困扰而滋生疾病。自然界的阴阳变化对人体有很大影响,人体皮肤腠理的开合、脉象的变化、十二经脉气血的运行都随着季节、时间的推移而出现有规律的变化。人应顺应自然变化,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阴阳周期在生活中也有影响。比如服药的药效,由于身体对药物的感受性也存在时间差异,因此,在时间治疗学方面,生物钟有着广阔的前景,除应用昼夜阴阳消长规律因势利导调整阴阳之外,尤其要注意配合人体内脏的功能节奏给药。如肝脏夜晚负荷最重,保肝药应在睡前服用,心脏在白天的负担最重,益心气药应放在白天服用。

  那么,什么是阴阳周期呢?

  阳周期指一年之内的春夏时期,一天之内的上午,一月之内的上弦月到满月阶段。因为这个时期处于阳长阴消阶段,阳气旺、生气足,所以人处于兴奋、精力旺盛、体力充沛、智力活跃、情绪高涨的状态,这个时期,思维活动灵敏,反应快,情绪良好,精力旺盛,工作效率高,称做阳周期。

  而阴周期是指一年之内的秋冬时期,一天之内的下午、晚上,一月之内的下弦月到晦月阶段。因为这个时期处于阴长阳消阶段,阴气旺,生气不足,所以人处于抑制、精力减弱、体力下降、智力迟钝、情绪低落的状态,这个阶段,精力不好,反应迟钝,身重如负,情绪不佳,工作效率低,叫做阴周期。

  “三经”传统文化认为,形成阴阳周期的原因是宇宙运动、日月运转的关系,所以一年之内,春夏与秋冬;一月之内,满月和晦月;一天之中,上午和下午、晚上,都存在着阴阳消长转化的关系,应于人体必然出现阴、阳周期的变化,所以生物钟的应用,首先要珍惜大自然带来的生机,这也是“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的道理。

  由此可见,顺应节气变化、调节阴阳周期的实质是以宇宙阴阳变化为参照依据调理人体系统的阴阳运动节律,从而使天人合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说明了季节不同养生的原则和方法则不同的道理。只有更好地去理解,才能把握遵循“顺四时而适寒暑”的养生要义。

(责任编辑:徐茜茜 )

相关文章推荐

    科大夫挂号引导

    合作医生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