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把赤小豆誉为“心之谷”。它性平味甘,入心、小肠径,能通利水道,消肿退黄、清热解毒,《药性论》还说它能“通气,健脾胃”。
自古以来,苡仁为食药兼之的佳品,除了中医认为它能健脾补肺、清热利湿之外,它对癌细胞有抑制作用,还能抑制细胞的异常增生和繁殖,对皮肤异常增生,如粉刺、赘疣等有防治作用,利于粗糙皮肤的健美。
冬瓜仍然是长夏暑湿时汤饮上的常用瓜蔬,它清甜鲜美,能清热解毒、利尿排湿、止暑解渴,还有它无论为汤为羹为肴,都不但绵软糯滑,还能吸附其他畜禽鱼肉的美味,所以一直深受人们喜爱。而生鱼肉汁嫩滑、鲜美,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中医认为它能补脾利水,益胃消肿、益阴壮阳、养血补虚、养心补肾。
[材料]赤小豆30克、苡仁20克,冬瓜600克,蜜枣3个,生鱼1条,猪瘦肉150克、生姜4片。
[烹制]各物分别洗净,冬瓜切块,赤小豆、苡仁浸泡;蜜枣去核;生鱼宰洗净,煎至微黄,溅入少许清水。将各汤料放进瓦煲,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为文火煲约一个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责任编辑:吴任飞 )
文章关键词:
中医认为夏至前多为燥邪致病,而夏至后多为湿邪致病。夏至后,虽然暑热蹿升,但在我国南方却接踵而来的是一个又一个的台风。暑热之中湿气特别重,……详细>>
春夏交替时常大雨滂沱,极易引发湿疹类的皮肤疾患,马齿苋赤小豆苡米汤对此有辅助防治的作用。详细>>
粉葛为广东民间春夏间常为入汤之物,眉豆能除湿去脚气而补益,生鱼有祛瘀生肌的作用。合而为汤,清热祛湿、去骨火和消水肿,为男女老少皆宜的仲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