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营养饮食 > 正文

肠外营养的适应证与禁忌证分别是什么

2025-01-22 18:33:40      家庭医生在线

肠外营养是一种通过静脉为患者提供营养物质的方式,其适应证包括严重营养不良、胃肠道功能障碍、大手术前后、重症胰腺炎等。禁忌证则有严重水电解质紊乱未纠正、休克未纠正、严重代谢紊乱等。

1. 适应证

严重营养不良:当患者由于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长期无法正常进食,体重明显下降,身体极度虚弱,无法通过胃肠道摄取足够的营养时,需要肠外营养支持。

胃肠道功能障碍:如短肠综合征、肠梗阻、重症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导致胃肠道无法正常消化吸收营养物质。

大手术前后:重大手术如胃肠道的大型手术、心脏手术等,术前术后患者身体处于应激状态,胃肠道功能可能暂时受到影响,需要肠外营养来维持身体的营养需求。

重症胰腺炎:胰腺炎症严重,影响消化酶的分泌和肠道功能,无法正常进食和消化吸收。

高代谢状态:如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等,身体能量消耗极大,胃肠道功能往往不能满足营养需求。

2. 禁忌证

严重水电解质紊乱未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可能影响营养物质的代谢和利用,需要先纠正紊乱。

休克未纠正:休克状态下,身体的血液循环和代谢功能异常,此时进行肠外营养可能加重病情。

严重代谢紊乱:如严重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需要先控制代谢紊乱。

肝肾功能衰竭未得到有效控制:肝脏和肾脏是代谢和排泄营养物质的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时无法有效处理肠外营养物质。

心肺功能衰竭:心肺功能不良时,无法承受额外的液体负荷和代谢负担。

总之,肠外营养的应用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由医生进行评估和决策,以确保其安全有效。

(责任编辑:家医在线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