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骨茶Bak-Kut-Teh(福建语)是马来西亚的美食之一,是一道以猪肉和猪骨配合中药煲成的汤底,其独特的风味享誉全马,甚至扬名海外,深受各地游客喜爱。其中,就以巴生肉骨茶最为闻名。肉骨茶分为新加坡的海南派及马来西亚的福建派,海南肉骨茶有较重胡椒味,而福建肉骨茶有较重药材味。--详细介绍
福建人所经营的肉骨茶比较接近新加坡的潮州肉骨茶,多数集中在中南区和秋杰路福建人聚居的地方。 另一种是广东人经营的肉骨茶,汤有很浓的当归味,色泽比较接近新加坡福建肉骨茶的浓黑。 潮州肉骨茶汤色金黄、新加坡的潮州肉骨茶,原原本本汤色并不浓黑,也不是现今的越煮越“美白”的。潮州人最讲究汤色要金黄,汤面还要浮着油珠,端出来时要有肉骨香味。这种香味是出自龙骨与排骨二者熬煮出来的香味。 煮潮州肉骨茶是很考究的,肉骨要洗净生煮,煮滚时要边煮边捞去浮上汤面的血水泡沫。汤不加酱油,只用鱼露提鲜。黑酱更加讲究,当年只选用淘大同的金标酱油吊色,求其色泽金黄。下调料的时间也很讲究,时间掌握不好,汤味就全然不同。早期的潮州肉骨茶档,除了肉骨汤之外,还有猪内脏和猪尾,猪尾汤就是真正的“白美”见人。除此之外,还有香滑的卤猪脚和咸菜尾(咸菜切细用卤猪所捞出之油汤熬煮而成)。这就是潮州肉骨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