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影像 > 影像知识 > 核医学 > 正文

核医学在心肌再生中的作用

2012-06-25 08:43:13      家庭医生在线

  在先进国家里目前正在悄悄地研究使用遗传基因来治疗心肌疾患。主要方法有抽取骨髓或血液分离出再生细胞(主要方法是利用磁性)种植到心肌上,或者利用介入法注入到阻塞的心血管里。效果可以在一个月后生长出新生的心肌血管,从而改善心肌不良的现象。这样考察治疗效果的方法最好的是利用核医学对心肌的考察分析。方法比MRI和超声具有可靠性。可以直接了解到心肌的活动能力。一般可以用PET和SPECT来做检查。(我个人设想将来可以有20cm的移动式γ探测器来探测,分辨率可以在60keV~800keV)。这样可以在监护病房里做检查了。

  骨髓干细胞治疗心肌梗塞,促进心肌再生在我们医院心内科已经做了数十例,也正是用核医学显像(DISA或符合线路正电子显像)来监测治疗效果的。从图像分辨率看,仅仅能够做平面显像的γ相机很难完成监测存活心肌的任务。

  问:心肌灌注显像为什么是诊断心肌梗塞的金标准?有什么好处?

  答:临床上,一个病人要做什么检查是有一定的临床适应症的。并不是说,每个病人都应该去做所有的检查,如果根据他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等一些检查能够明确诊断的话,这个病人并不一定要去做心肌显像检查。这个病人具体的情况我不很了解。另外,这家医院是否具备进行心肌灌注显像的条件,在一些基层医院,如果没有这样的条件,我想不做心肌灌注显像这个检查也就不足为奇了。

  目前,我们国家在冠心病方面确实还存在着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国家已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十一五”期间,国家对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都给予了一定的支持,有对冠心病临床研究,还有对冠心病诊断研究的支持。最终的目的是,希望在临床上能够规范冠心病的诊断,降低我们国家冠心病漏诊率和误诊率。据专家估计,我国冠心病的漏诊率和误诊率高达50%。如果能很好开展像心肌灌注显像等无创性检查,会很大程度上减少我国冠心病的漏诊率和误诊率。检查的规范化对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谈到金标准,在临床上,冠状动脉造影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心肌梗死的准确性是非常高的,但是,它不是诊断心肌梗死的金标准;对于心肌梗死的病人心肌存活的判断,在临床上,国内外都认为心肌葡萄糖代谢显像是金标准。

  至于心肌灌注显像的好处,比如在美国和欧洲,心肌灌注显像在冠心病诊断的应用是非常普遍的,美国每年差不多是八百万例。很惭愧,我们国家心肌灌注显像可能每年还不到十万例,差距非常之大。为什么美国那么多病人做心肌灌注显像,而中国很少病人做心肌灌注显像呢?卫生部和有关的学会也有一个共识,第一,目前,我们国家缺乏相关的诊断检查的操作规范;第二,缺乏相应的临床应用指南。在美国,早就有了这些诊断检查的操作规范和临床应用指南。这是为什么美国用的那么多,中国用的那么少的主要原因。我相信,通过国家“十一五”的研究,这个状况应该会有明显的改变。

(责任编辑:吴任飞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