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影像 > 影像知识 > 放射介入 > 正文

动脉导管栓塞术的历史和优点

2013-02-15 00:00:00      家庭医生在线

  动脉导管未闭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占先天性心脏病的第二位。过去一直采用开胸手术结扎的方法来治疗本病。1957年Porstmann作左心造影时,心导管由主动脉进入未闭的动脉导管,出现了杂音暂时消失,颜料稀释曲线恢复正常的意外现象。接着Porstmann与Wlerny探索用堵塞的方法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并于1966年首次取得成功。此后日本的高宫诚、左藤健司等许多学者先后开展和改进这种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且合并症少、死亡率为0。

  在我国,上海儿童医院心血管组于1982年参考Porstmann的方法改进器械,应用于小儿动脉导管未闭栓塞获得成功。钱晋卿等于1983年用泡沫塑料栓塞动脉导管也获得成功。此后上海仁济医院、解放军117等医院相继开展了这项技术。

  运用栓塞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具有简便、有效、安全、永久治愈的效果,曾被认为是介入放射学的最高成就,较之开胸手术结扎动脉导管,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不需全身麻醉,全部技术操作过程在电视监视下进行,合并症少,术后恢复时间短,费用低廉等优点。

(责任编辑:徐惠珍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