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影像 > 影像知识 > 核医学 > 正文

ECT可诊断人体七大系统疾病

2013-06-19 07:33:59      家庭医生在线

ECT,发射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是一种利用放射性核素的检查方法。ECT成像的基本原理:放射性药物引入人体,经代谢后在脏器内ECT外或病变部位和正常组织之间形成放射性浓度差异,将探测到这些差异,通过计算机处理再成像。ECT成像是一种具有较高特异性的功能显像和分子显像,除显示结构外,着重提供脏器与端正变组织的功能信息。

ECT分类:

(1)SPECT

即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它利用发射单光子的核素药物如99mTc、133I、67Ca、153Sm等进行检查。SPECT除显示肿瘤病灶外,尚可显示局部脏器功能的变化,如:化疗后左心功能、肾功能的改变等。

(2)PET

即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顾名思义它是用发射正电子的核素药物进行检查。常见的核素如:18F、11C、13N、15O等。PET主要用于病灶组织的葡萄糖代谢、蛋白质代主向和氧代谢的研究,在肿瘤学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目前应用最多的是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后残留肿块的鉴别。脑肿瘤和鼻咽癌放疗或淋巴瘤化疗后残存肿块及肺部和纵隔肿块的鉴别等常常十分困难,但利用18F、FDG进行PET显像,区分其性质则十分容易。如病灶摄取18F-FDG,表明病灶残留存活的癌细胞,提示为复发;如18F-FDG检查为阴性则为纤维化。

在美国约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住院患者接受了ECT检查,国内目前约有近400台ECT。

临床应用如下:

ECT显像与CT,MR和X光等显像比较,它特点在于前者是一种独特的功能显像,而后者是侧重解剖显像。ECT在临床有着广泛的用途,包括癌症的诊断;研究心脏疾病、循环系统问题;检测肾功能以及血管、组织和器官等方面的其它病况。

心血管系统

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供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梗塞所造成的心肌缺血/梗塞的范围和程度以及心肌细胞的存活情况,为其他影像设备无法取代。本方法对冠心病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高,还可以检出无症状心肌缺血。其诊断灵敏度为:87-93%;特异性:83-91%。对心肌梗塞的诊断灵敏度更高(98%)。

骨骼系统

全身骨扫描对于肿瘤的全身骨骼转移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定性具有独特的价值,能比普通X光检查提前6-18个月发现病灶,而且能一次扫描得到全身所有病灶的部位、大小和骨破坏程度等重要信息。

内分泌系统

甲状腺显像是核医学显像最普遍和常规的检查项目,可以了解甲状腺的功能状况和结节良恶性,甲状腺I-131治疗前后甲状腺摄碘的情况。并用于嗜铬细胞瘤的定位, 恶性嗜铬细胞瘤转移灶的诊断,交感神经节细胞瘤和交感神经母细胞瘤的辅助诊断。

神经系统

脑显像可以发现原发性癫痫灶,即使是在发作间歇期。而且能通过三维定位显示,为癫痫进行定位手术提供明确资料;还可以鉴别肿瘤术后复发和瘢痕组织;并对交通性脑积水定性诊断及急性脑梗塞和脑栓塞的早期诊断,病情估计,疗效评价等均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消化系统

定性诊断肝血管瘤,急性胆囊炎,评估胆道排泄情况,检查消化道出血的部位等。

呼吸系统

临床用来鉴别诊断急性拴塞及病情观察及其溶拴治疗的监测;

肿瘤

原发性和转移性肿瘤的早期发现、分期和恶性度,良恶性的鉴别。由于ECT是代谢影像所以它发现肿瘤及转移灶要比CT等解剖影像要早6-18个月,对临床治疗及手术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徐惠珍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