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影像 > 影像知识 > 核医学 > 正文

核医学检查安全吗?

2014-11-24 10:48:16      家庭医生在线

一提到“核”,很多人可能会想到核武器或核事故曾经给人类带来的巨大伤害,因此大家对核辐射普遍存在恐惧心理。认为核医学检查也会使人体受到辐射损伤、致癌、致畸等,不仅自己对做一次核医学检查很难下决心,而且对接收核医学检查后的患者也是退避三舍,就怕受到有害辐射。其实这是大家大家对“核医学”检查的误解,下面让小编为你讲讲核医学检查,让你全面了解它,不再谈“核”色变。

核医学检查到底是什么?

人体内某些物质的分布与局部组织的血流、功能、代谢状况相关,这些信息能够反映疾病的特定状态,可以借此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或者功能评价,但通常这些信息在体外是无法获得的,而核医学的诊断就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这些特定的物质,在体表接收体内放射性核素发出的射线并进行成像,进而可以获得体内特定物质分布信息。现在核医学已经进入融合图像时代——核医学图像与CT、磁共振图像融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专家解释,核医学影像犹如“火眼金睛”,能通过在体内分布的应用放射性核素的显像剂所发出的射线发现潜伏在体内的早期病灶。不过,由于核医学显像主要反映功能和代谢等相关信息,而必要的解剖和定位信息有限,使得其在疾病诊断时具有高灵敏度、低特异性的特点。因此,多年来,核医学检查在临床上多被用于疾病的初筛,发现异常后再借助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如CT、MRI等进一步确认。

核医学检查真的那么“可怕” 吗?

首先我们要知道,日常生活中来自各种射线的辐射是无处不在的:自然界空气、土壤中存在着多种天然放射性核素,使我们每日都要接受本底照射;使用电视、电脑、手机等的居家生活也会使我们受到一定剂量的辐射;一次长途空中飞行所受到的辐射可能要比接受一次核医学检查高很多……而相对于这些已有的放射源,核医学检查所带来的辐射剂量并没有显著的增加,因为核医学诊疗过程中所用的放射性药物,其用量本身都被严格控制在绝对安全的范围之内,不会对受检者造成辐射损害。

我们每个人随时随地都在与射线"亲密接触",尽管看不见摸不着,却都在不知不觉中承受着射线的辐照:来自太空的宇宙射线时时处处就笼罩在我们的上空;地球上的土壤、岩石和水源中也存在着微量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在人类的各项生产、消费活动中,也会产生放射性,比如我们每天观看电视节目,电视机的显像管受到高速电子的轰击,也会有微量的放射线产生,此外,手机、电脑等等都会有微量辐射。这一切所构成的基础辐射我们称为放射性本底。相对于这些已有的放射源,核医学所带来的辐射剂量并没有显著的增加,因而不会对受检者造成危害,而且在核医学诊疗过程中所用的放射性药物,其用量本身都被严格控制在绝对安全的范围之内,可以说核医学是十分安全的。

(责任编辑:詹远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