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影像 > 影像知识 > 放射介入 > 正文

血管瘤的微创介入治疗

2015-03-14 08:19:51      家庭医生在线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血管瘤的微创介入治疗以其创伤轻微、副反应小、针对性强、康复快等特征,成为公认的血管瘤首选治疗方法之一,已成为现今血管瘤综合治疗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发展前景的技术。

介入放射学具体是什么?

介入放射学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性学科。它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以影像诊断学和临床诊断学为基础,结合临床治疗学原理,利用导管、导丝等器材对各种疾病进行诊断及治疗的一系列技术。即:在影像医学(X线、超声、CT、MRI)的引导下,通过经皮穿刺途径或通过人体原有孔道,将特制的导管或器械插至病变部位进行诊断性造影和治疗,或获得病理学、细菌学、生理生化学、细胞学和影像资料的一系列诊断方法。

介入放射学诊疗血管瘤是影像诊断学、选择性血管造影、细针穿剌和细胞病理学等新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括两个基本内容:

1、以影诊断学为基础,利用导管等技术,影像监视下对血管瘤、血管畸形进行非手术治疗。

2、在影像监视下,利用经皮穿剌、导管等技术,取得组织学、细菌学、生理和生化资料,以明确血管瘤的性质。

血管瘤微创介入治疗将成重点

根据小儿血管瘤的病理学特点,早期治疗很关键,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引起血管瘤的畸形的血管管径越来越粗,畸形增生的血管越来越多,将失去早期病情轻、治疗难度小的最佳治疗时机。

可以想象,在我国每年新增的30万小儿血管瘤病例中,50%属于血管畸形类的血管瘤,也就是15万左右的血管畸形患儿中有相当一部分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在不久的将来,小儿血管瘤微创介入治疗会成为主体,目前已经开展的婴幼儿超导介入消融技术治疗技术已经成功治愈一部分血管畸形类的海绵状血管瘤和蔓状血管瘤。

目前非手术微创介入技术超导介入消融技术已经取得成功,用以治疗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其主要优点是创伤小、痛苦少、不留疤痕、治疗时间短、治愈率高。专家谈到,淋巴血管瘤的介入治疗已经在研究中,多学科联合,生物医学工程、仿生学技术将应用于新的设备的开发,研制出具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我国学者在未来的更多时间将投入精力进行研究,预计治疗淋巴血管瘤会有新的突破性进展。

如今,血管瘤的治疗策略已经发生改变,无论是单纯的静脉畸形还是动静脉畸形,凡是适应症的病例,大部分被经导管微创介入治疗所代替。由某医院统计的治疗数据可以看出,血管畸形微创介入治疗例数已超过千数,而且这一发展趋势将不可逆转。

(责任编辑:邹华振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