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影像 > 影像知识 > 影像百科 > 正文

肝癌的常规检查手段有哪些 这些人群需高度重视

2017-12-21 08:47:27      家庭医生在线

肝癌即肝脏恶性肿瘤,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危害巨大,因此早期诊断与治疗非常重要。想要确诊肝癌,必须要通过临床检查来诊断,本文中将为大家详细解答胃病的常规检查手段,以及最佳检查选择。

肝癌的检查有哪些?

1、B超:容易对大肝癌误诊

单纯腹部B超检查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难以确定肿块的性质。而且B超对于大肝癌与超大肝癌容易误诊,因为B超穿透力有限,视窗小,分辨率低,如是大肝癌,由于肝癌体积过大,容易有误诊的可能。而且B超检查结果容易受到检查者经验和分辨的限制,也会影响诊断结果。有报道说单纯腹部超声检查诊断肝癌有15%漏诊,所以不提倡单一检查B超诊断肝癌。

2、甲胎蛋白:存在假阴性的可能

甲胎蛋白检查能较早地发现肝癌,能在肝癌症状出现之前8个月就可呈现阳性,因而在没有症状出现时,检查甲胎蛋白就可能发现早期肝癌。但单独用甲胎蛋白普查会使20%左右的肝癌患者漏诊,因为只有80%左右的肝癌患者甲胎蛋白会升高,也就是说单纯的检测血清甲胎蛋白值正常,仍不能完全排除患肝癌的可能性。

3、CT:肝癌呈弥漫性时,CT早期不易发现

用CT检查肝癌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手段,可检出直径1.0cm左右的微小癌灶。但当肝癌组织密度近似正常肝实质,肝癌呈弥漫性时,CT不易发现。而且CT区别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癌时有一定的困难。

4、MRI: 空间分辨率不高

MRI诊断与CT相仿,对良、恶性肝内占位病变,特别与血管瘤的鉴别优于CT。MRI也存在不足之处,它的空间分辨率不及CT,而且对于有上金属节育环的妇女、带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或某些部位有金属异物的患者都不能作MRI的检查。

5、PET-CT:辐射大价格贵

PET-CT(计算机体层显像)将PET和CT有机结合在一起,既可通过CT对病灶的精确解剖定位,又可由PET反映肝脏占位组织的生化代谢信息,并同时进行全身扫描可了解整体状况和评估转移情况,是早期肝癌的检查方法之一。但价格昂贵,辐射大,而且PET-CT目前只在少数医院开展。

注意:单项检查可能存在误诊,但是,B超联合血清甲胎蛋白检测肝癌准确率达到90%以上,是临床诊断早期肝癌首选的检查方法。

对于慢性肝炎、肝硬化等高危人群,建议每隔3个月进行一次腹部B超+血清甲胎蛋白检查,健康者可隔6个月做一次,做到及早发现患肝癌的可能性,每位肝炎患者和肝硬化患者必须认识到,这种检查是关系其健康乃至生命的必要检查。

哪些人是肝癌的高发人群?

1、乙肝与丙肝患者及相应病毒携带者。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肝胆胰中心主任周家华教授指出,肝癌患者中,曾是乙肝的患者占大部分。数据显示,大概有20%的乙肝患者可能转变为肝硬化从而引发肝癌;丙肝引起肝癌的几率更大;

2、慢性肝炎患者。“长期慢性肝炎是肝癌的首发病因,这是因为劳累加剧了肝炎炎症的反复发作,使得肝细胞有序的结构排列发生变异,整个肝的内部结构混乱而‘坍塌’,最终演变成肝癌。”

3、长期嗜酒者。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三科主任张军一介绍,饮酒并不是致癌的主要因素,但是长期、过量饮用高度烈酒可能会导致酒精性肝硬化,进而导致肝癌。

4、长期食用霉变食物与饮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水。张军一表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花生、黄豆等谷物发霉后会产生黄曲霉素,这种物质已被证明是强致癌物,如果经常进食被黄曲霉素污染的食物可能会引起肝癌。如果水中重金属含量超标,或者是微生物含量过高,长期饮用这些被污染的水也可能导致肝癌。

(责任编辑:庄闲婷 )

科大夫挂号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