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介入专家李家平详解肿瘤三大介入治疗方法
2013-05-03摘要: 4月23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举行全国肿瘤防治周讲座,肿瘤介入科主任李家平教授系统介绍了肿瘤微创介入治疗的三大方法:经动脉化疗栓塞、消融治疗和放射性粒子植入。…… 查看全文>>
家庭医生在线影像频道专访医学影像名医名家,深入探究、阐述观点,让专家解答您想了解的影像知识。
摘要: 4月23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举行全国肿瘤防治周讲座,肿瘤介入科主任李家平教授系统介绍了肿瘤微创介入治疗的三大方法:经动脉化疗栓塞、消融治疗和放射性粒子植入。…… 查看全文>>
摘要: 4月23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举行全国肿瘤防治周讲座,肿瘤介入科主任李家平教授系统介绍了肿瘤微创介入治疗的三大方法:经动脉化疗栓塞、消融治疗和放射性粒子植入。…… 查看全文>>
摘要: 肿瘤患者手术前通常要做影像学检查,要看看肿瘤范围大小和有无转移。以胃癌为例转移,术前要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以下四种情况:一是看有无淋巴结转移,胃癌周围淋巴结转移共…… 查看全文>>
摘要: 物体以电磁波或粒子的形式向外传送热量,这种传送能量的方式称辐射。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零度以上,都以辐射的形式向外传送热量,因此辐射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 查看全文>>
摘要: 影像学检查是肿瘤治疗(包括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后复查最常使用的办法。对于肿瘤手术治疗患者的影像学复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放射专科主任李子平教授建议…… 查看全文>>
摘要: 为了防止X线检查(X光片、CT、DSA)对后代的可能影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主任王芳军教授表示可在接受X线检查的3个月后再要小孩。 查看全文>>
摘要: CT检查在发现疾病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CT检查却有被严重滥用的现象。作为小儿疾病影像诊断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放射科叶滨宾教授指出小儿影…… 查看全文>>
摘要: 4月10日,纽约医学院健康政策与管理研究学者高焰医生受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杨建勇教授邀请,举办了一场《现代医学影像与放射防护》的主题讲座,讲述美国…… 查看全文>>
摘要: 4月10日,纽约医学院健康政策与管理研究学者高焰医生受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杨建勇教授邀请,举办了一场《现代医学影像与放射防护》的主题讲座。据她介绍…… 查看全文>>
摘要: 牙签这种看似“弱小”的生活用品,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成为危及健康的杀手。临床上误吞牙签的案例并不少见,因牙签形状锐利,如不及时取出,极易刺破胃肠道,引起感染、出血等…… 查看全文>>
摘要: 在医学中,肝硬化、肝腹水、下肢静脉曲张都是中国人常见的疾病。许多治疗都是针对肝硬化、肝腹水、下肢静脉曲张这些症状进行处理…… 查看全文>>
摘要: X线照射人体时,会产生一定的辐射。X线辐射会像放射性元素那样,在体内残留并形成持续性辐射损伤吗?X线照射人体后即会消失,就好象手电筒在夜空中一闪,关闭后即不留痕…… 查看全文>>
摘要: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主任王芳军教授详细解答了X线检查的辐射问题。他指出,X线辐射对人体损害微乎其微,大可忽略不计;而胸透辐射量比X光片就大得多,但它…… 查看全文>>
摘要: CT检查在发现疾病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CT检查却有被严重滥用的现象。作为小儿疾病影像诊断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放射科叶滨宾教授根据她几十…… 查看全文>>
摘要: X线透视与X线平片最初应用X线的诊断方法,也是体检最常用的两种方法。而这二者有什么区别,分别有什么优缺点呢? 查看全文>>
摘要: 47岁的老农民高先生因脚疼得厉害到当地医院进行B超检查后发现双下肢静脉栓塞,在医院进行治疗一天后竟出现阴茎异常勃起,并持续了36个小时。高先生险些因此阳痿。中山…… 查看全文>>
摘要: 2013年1月15日,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现任主任委员、复旦大学副校长冯晓源教授作客中山大学“文理医融拓宽视野名师系列讲座”课堂,为学生们带来了《影像医学的使命和…… 查看全文>>
摘要: 医院集团化是发展必经之路。然而,医院集团化改革需要解决众多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做大”后的“做强”。影像学科在适应集团化改革中,面临管理模式的不相适应、设备配置分…… 查看全文>>
摘要: 阿拉法特开棺验尸工作照常进行。2012年11月27日,阿拉法特的尸骨样本提取完毕。对于这次阿拉法特开棺验尸能否检测出其死于毒杀,一直是个谜。因为即使阿拉法特是死…… 查看全文>>
摘要: 过去三十年,影像医学得到飞速发展。未来,影像医学会是怎样的?中华放射学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副校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放射科主任的冯晓源教授对影像医学的未来发展…… 查看全文>>
摘要: 广东省医院协会医学影像中心管理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学术大会于2012年11月9-11日在东莞举行,揭阳市人民医院放射科许建生主任接受了家庭医生在线的专访,他表…… 查看全文>>
摘要: 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承办的广东省医院协会医学影像中心管理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学术大会于11月9日~11日在东莞举行。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介入放射…… 查看全文>>
摘要: 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承办的广东省医院协会医学影像中心管理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学术大会于11月9日~11日在东莞举行。大会主席杨建勇教授谈了团队文化…… 查看全文>>
摘要: 76岁的中国播音界泰斗张颂因食道癌晚期去世,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副主任李子平教授指出,食管癌诊断常用胃镜,但CT检查对食管癌的转移、侵犯范围及并发症的…… 查看全文>>
摘要: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主任王芳军教授接受家庭医生在线的采访时指出,影像科室由于岗位太多,尤其难以管理,但总体原则是,职称和岗位分工虽各有不同,但每个人…… 查看全文>>
摘要: 近日,广东省中医院影像科主任刘波教授接受家庭医生在线的专访时表示,对疾病的影像诊断应重于治疗,影像不应该被当成辅助科室,而应该定性为支撑科室。 查看全文>>
摘要: 正值十八大召开之际,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承办的广东省医院协会医学影像中心管理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学术大会于11月9日~11日在东莞召开。华中科技大…… 查看全文>>
摘要: 正值十八大召开之际,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承办的广东省医院协会医学影像中心管理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学术大会于11月9日~11日在东莞召开。广东省人民…… 查看全文>>
摘要: 值十八大召开之际,由广东省医院协会医学影像中心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承办的广东省医院协会医学影像中心管理专业委员会2012年度学术大…… 查看全文>>
摘要: 省医院协会影像中心2012年度学术大会于东莞举行,影像专家娄明武主任接受家庭医生在线专访时指出,“过度检查”医生、患者、社会,都有责任。 查看全文>>
摘要: 省医院协会影像中心2012年度学术大会于东莞举行,影像专家娄明武主任接受家庭医生在线专访时表示,想要医改成功,首先要解决医生的待遇问题,提高医生的积极性。 查看全文>>
摘要: 国内放射学资深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杨建勇教授出席第十九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年会时,对会上提到的新理念大家赞赏,比如精神病影像诊断。他希望通过这种…… 查看全文>>
摘要: 肝移植是肝硬化最好的治疗办法,但由于我国国内肝源紧张,想要肝移植是存在一定难度的。在肝移植等待过程中,肝硬化患者或会出现门脉高压并发症。一旦出现,很可能致命。在…… 查看全文>>
摘要: 小孩的牙齿摔断,父母总是担心会影响说话和语言学习。其实,小孩发生牙齿部分折断时,父母不要惊慌,因为小孩在换牙期自然会脱落旧牙齿长出新牙齿。 查看全文>>
摘要: 突然耳鸣头痛的女儿在厦门做PET-CT检查时被诊断为“鼻咽癌”,母亲带着她来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才被告知其实只是咽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副主任杨…… 查看全文>>
摘要: CT辐射一直是人们担心的问题。CT辐射有多大?CT检查是否安全?如何正确看待CT辐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杨旭峰医生为我们解答。 查看全文>>
摘要: 9月1~2日,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影像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在深圳召开。国家二级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杨建勇强调,医疗工作者在对待肿瘤的…… 查看全文>>
摘要: 经过近10年的探索,提高了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减少了介入治疗的盲目性。术前超声检查室间隔缺损解剖形态、部位和大小有明确适应证的患者,几乎100%可以介入…… 查看全文>>
摘要: 伍建林,男,1962年12月生;中共党员,汉族,医学博士学位,主任医师、教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原大连医科大学医学影像系主任,第一临床学院放射学教研室…… 查看全文>>
摘要: 医学影像对病情诊断有怎样的作用?它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和优势体现在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杨建勇教授谈做客CCTV-9《专业导航》栏目,解读医学影像。 查看全文>>
摘要: 介入放射学起源于放射学家对血管闭塞性病变的成形治疗技术,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应用普及,经过介入医学工作者几十年的艰苦努力,介入放射学已经成为临床医学的三大支柱性…… 查看全文>>
摘要: 很多原来认为该首选手术治疗的早期肿瘤,选择现代放疗仍可获得较高的局控率和生存率,生活质量更高。 查看全文>>
摘要: 目前,全球的慢性肾脏疾病(CKD)和终末期肾病(ESRD)的发病率逐渐上升。CKD是冠状动脉疾病发生和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CKD的冠心病患者年龄高于普通人群…… 查看全文>>
摘要: 2011年的英国高血压指南有许多新的观点,而且还在指南文本中明确标示出了这些新的观点或建议。但如果仔细学习这些更新,有两点非常值得关注。 查看全文>>
摘要: 随年龄增长,女性冠心病发病率增高,55岁-70岁渐达高峰,以致男女两性冠心病发生率接近。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女性冠心病预后方面的优势即逐渐丧失。以美国为例,每年有…… 查看全文>>
摘要: 在CT发明40周年之际,由李果珍教授及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院放射科主任周诚教授为我们介绍CT带给临床诊疗的进步,特别是无创性血管成像(CTA)…… 查看全文>>
摘要: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玉清老师作客腾讯,作为我国心血管放射影像学主要创始人,就中国“医学影像学”的进展历史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对我们的网友进行了讲解,远程放射学、影像学,…… 查看全文>>
摘要: 目前,尽管专家共识及PCI 指倾向于采用单支架术治疗冠脉分叉病变,但对于严重真分叉病变、主要血管分叉病变等,为了避免术中重要血管的闭塞丢失、提高PCI 术的安全…… 查看全文>>
摘要: 李兆申指出, 过去50年,在中国微创医学发展中,消化内镜发展最为全面和成熟,已成为消化系统疾病诊治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但消化内镜当前技术水平与国际还有一定的差距。 查看全文>>
摘要: 肥厚性心肌病(HCM)是指在无明显阻力及容量负荷增加时心肌发生肥厚,通常表现为室间隔非对称肥厚。本病常须经超声心动图或磁共振确诊,治疗策略很大程度需取决于超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