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诊断] 老年人肺野内发现直径1cm球形病灶极有可能是肺癌
2012-12-14摘要: 一般认为,在50岁以上患者的肺野内偶然发现球形病灶,临床上又无任何症状时,首先应想到肺癌。我们同意这种看法。但根据我们的经验...... 查看全文>>
热点文章
摘要: 一般认为,在50岁以上患者的肺野内偶然发现球形病灶,临床上又无任何症状时,首先应想到肺癌。我们同意这种看法。但根据我们的经验...... 查看全文>>
摘要: 59岁的男性患者,右侧腰部疼痛1年余。CT示右侧肝肾间混合性团块。但肿瘤指标均正常... 查看全文>>
摘要: 先天性肛门闭锁是消化道畸形最常见的疾病,占新生儿1/1500-1/5000,男多于女。常并存其他畸形,约占41.6%。 查看全文>>
摘要: 欧洲一项初步研究显示,临床常用的心脏磁共振成像(MRI)可提供高质量影像,且安全,适用于高动力性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冠心病患者。该研究8月12日在线发表于《…… 查看全文>>
摘要: 世界上80%的鼻咽癌发生在我国,其恶性程度高,往往早期就有邻近组织浸润,对我国人民的健康威胁极大。MRI由于良好的软组织对比度和多参数成像的特点,在显示鼻咽癌超…… 查看全文>>
摘要: 骨巨细胞瘤起源骨骼结缔组织间充质细胞的肿瘤,也称破骨细胞瘤。X线平片:是最基本的检查,表现为骨端的溶骨性破坏,偏心,可有膨胀,无钙化和成骨。要做强化CT,可以看…… 查看全文>>
摘要: 脊柱结核因循环障碍及结核感染引起椎体病变所致。X 线摄片在病早期多为阴性,起病后 6 个月左右,椎体骨质 50%受累时,常规 X 线摄片才能显示出。CT检查能早…… 查看全文>>
摘要: 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大学医学院Markus Weininger带领的研究小组初步研究发现,心脏MRI可能会面临腺苷负荷一次心肌灌注CT成像的挑战。该研究获得了R…… 查看全文>>
摘要: 胸内甲状腺肿可无症状或有气管、食管受压以及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症状也有时为检查颈部甲状腺肿而做胸部X线检查发现其下延者,同位素检查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大帮助。 查看全文>>
摘要: 磷中毒是因接触磷剂而引起的中毒。磷进入人体,大部分沉积入骨内,在生长期主要沉积于生长快的干骺端,X线表现为多条横行相互平行的致密带,厚薄不一。 查看全文>>
摘要: 超声检查是诊断宫角妊娠的主要方法,它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辅助临床宫角妊娠的正确处理。 查看全文>>
摘要: 传统的X线成像是经X线摄照,将影像信息记录在胶片上,在显定影处理后,影像才能于照片上显示。计算机X线成像(computed radiography,CR)则不同…… 查看全文>>
摘要: 胸透时用的是X线,如果不注意防护直接“裸照”,容易促发白血病等癌症,因此做好防护很关键。 查看全文>>
摘要: 电吹风的辐射量和拍X光片的辐射量之间无法换算,也就无从进行比较。说“连续三次使用家用电吹风的辐射累积量等于医院照一次X光的辐射量”,估计是不合理的结论。 查看全文>>
摘要: 宝宝是个弱势群体,任何时候都要保护。可宝宝有时候难免受伤,需要拍X光片。妈妈们犯难了:我的宝宝能拍X光片吗? 查看全文>>
摘要: X光片记录下了许多病人的奇异状况,看完下面这些X光片,保你会大吃一惊。 查看全文>>
摘要: 动脉瘤(aneurysm)是指动脉壁因局部病变(可因薄弱或结构破坏)而向外膨出,形成永久性的局限性扩张。 查看全文>>
摘要: 想知道X光机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吗?现在让小编来告诉大家。 查看全文>>
摘要: X光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和范围,实现X光的X光机也在不断更新。日前最新的X光机是数字X线摄片机。这种X光机的原理是怎样呢? 查看全文>>
摘要: 英国科学博物馆曾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公众认为X光机是当代最重要的发明。X光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和认识,尤其是我们的身体。 查看全文>>
摘要: 现年48岁的英国艺术家,Nick Veasey 喜欢用X光看世界,并将X光拍照作为自己的职业。目前为止,Veasey前前后后用X光照了4000多种物品。 查看全文>>
摘要: 不加选择的检查会带来许多坏处。它不仅费时、费钱,还有可能出错。随意检查还有一个缺点,你本想检查某个问题,结果却无意发现了另外的问题。 查看全文>>
摘要: 孩子的骨骼和造血细胞正处于发育和活跃状态,对放射线要比成年人敏感得多。反复照射,可能会引起部分机体细胞受损,白细胞降低、免疫力下降、造血功能障碍等。卫生部发布《…… 查看全文>>
摘要: 心酸!!孕妇36岁,孕27周,因急性坏疽性阑尾炎不得不舍弃宝宝,看了好难过!CT图中记录了小生命27周的样子。 查看全文>>
摘要: 24岁的年轻男性确患血管母细胞瘤!下面来见识一下清晰的血管母细胞瘤... 查看全文>>
摘要: 在我国,尤其是生活在经济较好的城市里的人群,每年体检时进行“胸透”成了保留节目。和成年人相比,儿童患肺结核的几率微乎其微,以检查出极少的疾病为代价不值得。应由胸…… 查看全文>>
摘要: 导管内乳头状瘤是发生于导管上皮的良性乳头状瘤。本病以经产后妇女多见,尤以40—50岁者多发,本病的发生是雌激素过度的刺激导致...... 查看全文>>
摘要: 一个9个月的男性患儿,阵发性哭闹伴呕吐半天入院。摄片上可看到肠腔局限性积气,无明显扩张,未见典型气液平面。医生便考虑肠套叠,行空气灌肠检查。下面就是这个检查的照…… 查看全文>>
摘要: 患者男性,47岁,近数周来,上腹部疼痛及烧灼感日甚,有时可因进食而缓解,但不能消失。食欲正常,体重不减。既往体健,少量有节制地饮酒。体检无异常,实验室检查有轻度…… 查看全文>>
摘要: 周围软组织损伤,其形态会发生改变,影像学表现可对其进行诊断。X线可见肌肉、肌间隙、皮下脂肪层,以及软组织肿胀、钙化、气体、瘘管等。CT明显优于平片,MRI最具优…… 查看全文>>
摘要: 颅内血管畸形是一种先天性脑血管发生上的异常,由胚胎期脑血管芽胚演化而成的一种血管畸形。 查看全文>>
摘要: 病人无需在影像诊断室与手术室之间来回周折,医生也无需担心参照诊疗图像实施手术时会产生偏差,患者更无需躺在病床上饱受长时间手术的煎熬,未来十年内,引入磁共振成像(…… 查看全文>>
摘要: 胸部X线检查方法分为常规检查、特殊检查和造影检查三大类。由于三类检查各自特性不同,因此不同疾病最好进行不同检查。 查看全文>>
摘要: 皮样囊肿,呈囊性,肉眼看来主要由皮肤及其附属器以及其分泌之皮脂组成,象皮样结构,故由此得名。但有些经组织学详细检查,在囊壁中均能找到与类机体畸胎瘤内所见相同的各…… 查看全文>>
摘要: 今年在北美放射学年会(RSNA)上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进行乳房X线检查时,乳房周边身体区域接受到的辐射剂量非常低、可忽略不计,并不会增加癌症风险。此结果表明进行…… 查看全文>>
摘要: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够更加清晰地反映病情,有助早期诊断女性是否患有乳癌。但是,如果已经确诊乳癌,女性患者把这一技术作为手术前的常规检查项目没有好处,可能导致患者接…… 查看全文>>
摘要: 肾癌又称肾细胞癌,肾腺癌,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是最常见的肾脏实质恶性肿瘤,可发生于肾实质的任何部位,但以上、下极为多见,少数侵及全肾;左、右肾发病机会均等,双…… 查看全文>>
摘要: 脑卒中是脑中风的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CT扫描是目前普遍用于脑卒中诊断的检查方法。 查看全文>>
摘要: 自1975年至今的30余年间,东芝医疗系统(中国)有限公司已为我国的30余个省、市、自治区的各级医疗机构引进了30,000余套先进的东芝医疗设备,建立并完善了覆…… 查看全文>>
摘要: 在刚刚结束的美国芝加哥北美放射年会(RSNA2012年会)上提出“患者至上、诊断精准”的新方向,为未来医学影像“以患者为中心的早期、精准、安全诊断以及有效辅助治…… 查看全文>>
摘要: 胃腺瘤又称腺性息肉,可单发或多发,带蒂也可无蒂,一般基底较宽。直径超过2cm以上或多发的息肉、不论发生在什么部位,其恶变的可能性是很高的。 查看全文>>
摘要: 一例病例的超声声像图上“块影”实系肝脏尾叶,如不熟悉其超声表现,很易误诊为病理性肿块,最常见的误诊为胰头癌。 查看全文>>
摘要: 女性,32岁。患者自述偶有右上腹部不适,临床医生建议作B超检查,体检无特殊发现。超声表现右肋缘下斜切,显示右肝外侧段上分,有一个椭圆形回声增强区,边缘规整,内部…… 查看全文>>
摘要: 35岁的夏奇拉和比她年小10岁的皮克交往了近两年,今年9月,夏奇拉首次公开了自己怀孕的喜讯。 查看全文>>
摘要: 介入性脾动脉部分栓塞术,可作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患者的首选方案。另外,外伤所致脾脏破裂大出血、脾脏恶性肿瘤者行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能收到事半功倍的疗效…… 查看全文>>
摘要: 导管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肾动脉狭窄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其特点是创伤小,合并症少,疗效可靠,已成为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的首选方法。 查看全文>>
2016年4月9日,第五届华南地区健康管理论坛暨2016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广东省健康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