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疾病频道 > 影像 > 热点文章

热点文章

热点文章

摘要: 放射性碘131治疗甲亢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有效方法,它具有迅速、简便、安全、费用低和疗效明显等优点。美国前总统布什在执政期间曾患甲亢,经过许多世界级权威医学专家会…… 查看全文>>

摘要: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一种常见疾病。帮助病人进行准确诊断和合理的治疗甲亢是本科室的重要工作之一。 查看全文>>

摘要: 乳腺肿块是女性常见的超声征象,有良性和恶性之分,发现乳腺肿块的患者往往最关注和关心的问题是肿块的良恶性问题。从声像图上看,乳腺肿块大体分为囊性、实质性和混合性三…… 查看全文>>

摘要: 病人王某近年来腹部不舒服,尤其饭后总是疼痛不适,他自己认为是胃病,到药店买了各种治胃病的药来吃,钱花了很多,但不见好转,反而越来越重。后来到医院做 B超后发现是…… 查看全文>>

摘要: 睾丸肿瘤在超声波检查中拍到奇特人脸图案。(下图为医院的超声波检查图) 查看全文>>

摘要: 甲亢是甲状腺腺体功能失调,生成过多甲状腺激素并释放到血循环中,作用于全身的组织和器官,导致机体以高代谢和神经精神兴奋性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查看全文>>

摘要: 在义诊现场看到,56岁的乔女士找到车颖医生咨询。她两年前接受了甲状腺结节手术,术后一年复发,不久前,超声检查发现,她的甲状腺双叶有多个实性结节,已经经超声引导…… 查看全文>>

摘要: 5月28日,大连市临床适宜技术推广中心 “消化内镜及腹腔镜培训班”在大连市中心医院正式开班。 查看全文>>

摘要: 患者女1岁半,发现背部肿块一年余。经医院诊为断脊髓脊膜膨出。 查看全文>>

摘要: 妊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卵子受精后,进入宫腔,胚胎及附属物迅速生长发育直至成熟的过程中,每个孕周都会有不同的变化。在孕早期的各个周里你的小宝宝会是什么样呢? 查看全文>>

摘要: 43岁女性患者,在医院检查询问得知上腹反复疼痛2年,近两月加重。经医院检查时发现身体内有结石。 查看全文>>

摘要: 15岁女孩,在医院检查时发现女孩的面部、胸部红斑2年,并且癫痫发作10天。后医院确诊为狼疮性脑病。 查看全文>>

摘要: 2013年5月17日,在美国高血压学会(ASH)2013年科学年会上公布的一项小型研究对采用阿利吉仑(Tekturna,诺华公司)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了调…… 查看全文>>

摘要: 1895年Roentgen首先发现X射线,14天后Walkoff拍摄出第一张X线牙片,1899年Kell开始使用X线技术测量根管长度。经过多年的发展,x线技术不…… 查看全文>>

摘要: B超能检查出什么呢?每秒振动2万-10亿次,人耳听不到的声波称为超声波。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门影像学科,称为超声医学。其临床应用范围广泛,目前…… 查看全文>>

摘要: 由于磁共振成像具有高度软组织分辨力,可清晰显示鼻咽部的黏膜、脂肪、肌肉、筋膜,而且可以多方向切层,多序列成像,因此对鼻咽部正常解剖及病理解剖的显示比CT更清晰全…… 查看全文>>

摘要: 孕妇在妇科检查中发现一例典型的小葡萄胎。 查看全文>>

摘要: 53岁男性患者在医院检查时发现,全身不自主抖动,步态不稳已有16年。 查看全文>>

摘要: 1895年第一张手骨x线照片问世之后。引发了各类造影剂的开发。 查看全文>>

摘要: 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粘膜的恶性肿瘤。中国的广东、广西、福建、湖南等地为多发区,男多于女少。癌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健康,鼻咽癌还有一定的地域性…… 查看全文>>

摘要: 7个月大女童,经医院临床检查中发现,该女童的四肢粗短,而躯干相对较长,头大、塌鼻、下颌突出,手指呈车轮样散开。 查看全文>>

摘要: 医学影像诊疗技术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荷兰皇家飞利浦电子公司研发的双子星双板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5月10日在其位于中国苏州…… 查看全文>>

摘要: 有些家长不明白,看牙为什么要做X线摄片?这因为医生可以从牙片中了解到以下情况: 查看全文>>

摘要: 所谓PET/CT,是目前肿瘤影像检查最先进的设备。据南方医院核医学科主任王全师教授介绍,南方医院从德国西门子公司引进的这台Biograph mCT具备行业内极…… 查看全文>>

摘要: 孕妇怀孕15周又3天,在医院做超声检查中,发现胎儿为无脑儿。 查看全文>>

摘要: 磁共振成像原理与以往成像技术不同,主要依靠组织的质子密度、纵向、横向弛豫时间,因而产生了一种全新的造影剂。这类造影剂通过改变组织的局部磁环境或其独特的理化特性,…… 查看全文>>

摘要: 脐带囊肿,即是发生于脐带的囊肿,起源于脐尿管和卵黄管的残余部分。大多数的脐带囊肿为散发性,亦可出现在18-三体和其他的染色体畸变中。脐带囊肿也与非染色体异常相关…… 查看全文>>

摘要: 1岁男孩,因“哭闹不安10个小时”入院,后经医院检查确诊为肠套叠,并且及时进行了处理后成功整复。 查看全文>>

摘要: 患者因身体不适入院检查,后医院确诊为典型的小儿先天性膈疝。 查看全文>>

摘要: 胆道蛔虫症是肠道蛔虫病中最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多见于6-8岁学龄儿童、农民和晚期孕妇。它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蛔虫运动活跃,并钻入胆道而出现的急性上腹痛或胆道感染…… 查看全文>>

摘要: 当医生为病人治牙病时,常常建议在病牙区拍牙片。为什么要照牙片?照了之后又能解决哪些问题?这些都是病人常有的疑问。简单地说,拍片是为了解决某些诊断上的疑问,以便进…… 查看全文>>

摘要: 患者因“头疼数年”入院检查。经医院检查确诊为典型AVM病。 查看全文>>

摘要: 术前X线牙片拍摄术前x线牙片,可用于疾病的诊断并为治疗提供指导。一般使用平行投照技术拍摄术前x线牙片。 查看全文>>

摘要: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股骨头的血液循环障碍,产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一类疾病。目前全世界患此病者约3000万人,我国每年约有400万人。…… 查看全文>>

摘要: 患者经彩超检查后诊断为宫外孕,后经手术证实孕囊位于伞部。 查看全文>>

摘要: 6岁男童,因“双手大小不等2月”入院检查,经医院检查诊断为先天性孔洞脑或脑穿通畸形。 查看全文>>

摘要: 29岁女性患者,因“痛经2月余”入院检查。经医院检查确诊为子宫腺肌症,双侧附件巧克力囊肿。 查看全文>>

摘要: 核磁共振是在20世纪80年代崛起的最先进的影像学诊断技术。与X线和CT相比,它有以下优点。 查看全文>>

摘要: 尿毒症患者合并难治性高血压,怀疑肾动脉狭窄引起者,需行双肾动脉cT血管成像或双肾动脉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尿毒症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高,且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 查看全文>>

摘要: 1950年研制成功了闪烁扫描机,奠定了放射性核素脏器显像的基础。1956年发明了γ照像机,它是一种能使靶物的放射性一次成像的显像装置,主要用于显示和拍摄进入体内…… 查看全文>>

摘要: 核磁共振亦称MRI。MRI是将人体置于特殊的磁场中,利用人体中的氢原子核和磁场的作用,产生一种磁共振信号,这种信号通过电子计算机处理,重建人体内部图像的成家技术…… 查看全文>>

摘要: PET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常以11C、13N、15O、18F等不稳定性中子核素不断衰变过程中产生正电子。用这类核素标记的葡萄糖及氨基酸等类似物中,临床上…… 查看全文>>

摘要: 脑血管造影是往血管内注人造影剂,从头部用X线照像,显示造影剂在脑血管内流过留下的轨迹。可以显示颅内的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主要用于观察脑血管疾病,或者一些与脑血…… 查看全文>>

摘要: 牙片是口腔科应用最广的检查手段,也是最常用的,因为它在牙的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都有助于诊断和治疗。治疗前有助于发现病变;治疗中可用插针照相方法了解扩根情况等;…… 查看全文>>

摘要: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是用超声检查颅内血管的血流速度,以判断血液循环状况。主要用于诊断血管狭窄、血管痉挛、血管扩张、血管畸形等,比如偏头瘴、动脉硬化、脑供血不…… 查看全文>>

摘要: 为什么CT和核磁共振检查有出血或梗死灶,病人却没有感到不适?因为中枢神经系统某些部位不是重要的功能区或没有神经传导束,这一部位受损后,缺乏一些神经功能损害的表现…… 查看全文>>

摘要: 牙片是专门检查牙齿及其周围硬组织的口内X线片,分成三种;标准片、咬翼片及咬合片。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是标准片,它可同时检查牙冠,牙根及牙周。但这种片子的精确度可受投…… 查看全文>>

摘要: 牙齿的X线片简称为“牙片”,也称口内标准片。其面积为3×4平方厘米。一张牙片可以显示3-4个牙齿。牙齿在牙片上显示出白色阻射影像。其中牙釉质阻射最强,牙本质和牙…… 查看全文>>

摘要: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是胎儿心脏在母体内发育有缺陷或部分停顿所造成的一种心血管畸形,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心脏疾患。目前常用的治疗方式有外科手术,介入封堵术,微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