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在线首页 > 中医频道 > 中医妇科 > 正文

中医辨证分类治疗白带异常

2013-11-22 08:58:49      家庭医生在线

说到白带异常,许多女性朋友都会为之感到头疼烦恼,若是治疗不当,还会引发更多的妇科疾病。那么白带异常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的,那又该如何治疗呢?

白带异常中医称为“带下病”。中医认为,“带下病”是因患者肝脾不和,肾气素虚,又受到湿热之邪侵袭胞宫、阴器,导致任脉失固,带脉失约引起的。治疗上可采用艾灸方法,辨证取穴,疗效较好。

在中医来说,带下属于“湿”,‘外湿’指气候潮湿,在台湾属于海岛型气候,是“湿气”很重的地区,‘内湿’是指人体对水分的代谢异常,黏膜分泌过多,不管是外湿或是内湿都会造成白带的问题。

肾虚型

患者白带稀薄色淡,腰膝酸软,乏力,少腹冷坠,溲清便溏,或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可选用中药生地、山萸肉、丹皮、山药、茯苓、牡蛎等组方,遵照医嘱剂量加水煎服,每日1剂。对于经久不愈的肾虚型带下者,也可以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每日剂量15克,分2次服用,具有补虚健体的辅助治疗功效。

亦可灸带脉、三阴交、关元、肾俞、次髎等穴。带脉、三阴交补肾健脾,益气固摄;关元与肾俞配伍可强肾培元,固涩止带;次髎疏理下焦,清散郁热,补益虚损。诸穴合用以达到滋阴补肾,培元固涩之功。在治疗时,将艾条点燃后,右手持艾条与局部皮肤成45°角,点燃一端的艾头对准穴位处,相距约1寸左右,以局部皮肤感到温热、泛红为度。每天艾灸一次,每穴施艾条温和灸15分钟,连续10天为一疗程。

脾虚型

患者带下色白、无臭味,淋漓不断,面色萎黄少华,神疲肢冷,食欲不振,小腹发凉,腹胀便溏,舌质淡红、苔白腻滑,脉缓而弱。宜采用健脾化湿的中药治疗,常给予含有党参、山药、茯苓、苍术、车前子等药材组方的中成药愈带丸,每日服2次,每次服用15克。

亦可取带脉、三阴交、足三里、脾俞、隐白等穴进行艾灸。灸带脉能益气固摄,调理任督两脉;三阴交平肝健脾利湿,补肾强精;足三里调理脾胃,利于气血化生,增强体质,促进康复;脾俞振奋中阳,健脾以助升清降浊,运化水湿;隐白补脾、益气摄血。诸穴合用可起到健脾益气,升阳除湿的作用。其艾灸操作工作同上述一样。

湿热型

患者带下色黄,黏稠有臭味,小便黄赤,舌苔黄。宜采用清热化湿的中药治疗,可给予含有黄芩、黄柏、猪苓等组方的中成药治带片,每日服3次,每次服5片。

肝火型

患者带下症状为阴部瘙痒,灼热刺痛,局部红肿,带下色黄、量多,伴口干舌燥,舌苔黄舌红。宜采用清热泻肝之法治疗,可选用由龙胆草、柴胡、车前子、山栀等药材组方的中成药苦胆草片内服,每日3次,每次5片

温馨提示:若出现严重的白带问题时,应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责任编辑:邓美如 )

相关推荐

文章关键词:

中医怎么对症治疗白带异常 白带异常如何及时防治

中医如何看白带呢,自然与西医有所不同,在中医看来,白带异常是“带下病”。中医怎么对症治疗白带异常呢? 详细>>

白带异常 中医教你调理

中医如何治疗白带异常呢?白带是妇女从阴道里流出来的一种带有粘性的白色液体,是女性阴道正常分泌物。当出现白带异常时,中医有什么解决方法呢?详细>>

中医怎么看白带异常 白带异常护理措施有哪些

你知道中医是怎么看白带异常的吗?想知道白带正不正常可以从内裤中看出,下面来学习一下吧。详细>>

女性7种白带异常症状 中医怎么辩证治疗

临床上常见的病理性白带有:无色透明粘性白带;白色或灰黄色泡沫状白带;凝乳状白带;水样白带等。白带的形成与雌激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当雌激素的……详细>>

中医辨证分类施治肝硬化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肝硬化除了西医治疗外,在中医方向的治疗也取的不错的成……详细>>

  • 江晓生

  • 曹田梅

  • 杨卓欣

  • 张竞之

专家答疑少精症患者一定会不育吗?

广东省中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

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