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
擅长:泌尿系肿瘤、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详情]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犯人体皮肤和神经,如果不治疗可引起皮肤、神经、四肢和眼的进行性和永久性损害。麻风病的流行历史悠久,分布广泛 ,给流行区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要控制和消灭麻风病,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积极防治,控制传染”的原则,执行“边调查、边隔离、边治疗”的做法,积极发现和控制传染病源,切断传染途径,同时提高周围自然人群的免疫力,对流行地区的儿童、患者家属以及麻风菌素及结核菌素反应均为阴性的密切接触者给予卡介苗接种,或给予有效的化学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
麻风杆菌侵入机体后,一般认为潜伏期平均为2~5年,短者数月,长者超过十年,如果发病,大多是不知不觉的,在典型症状开始之前,有的往往有全身不适,肌肉和关节酸痛四肢感觉异常等全身前躯症状,这些表现没有特异性,免疫力较强者,向结核样型麻风一端发展,免疫力低下或缺陷者,向瘤型一端发展,现根据五级分类法,对各型麻风症状特点分述如:
一、结核样型麻风
本型病人的免疫力较强,麻风杆菌被局限于皮肤和神经,皮肤损害有斑疹和斑块,数目常一,二块,边缘整齐,清楚,常有明显的感觉(湿,痛,触)障碍分布不对称,损害处毳毛脱落,这是很重要的特征,好发于四肢,面部,肩部和臂部等易受磨擦的部位,斑疹颜色有浅色和淡红色,表面常无鳞屑,斑块的颜色常为暗红色,轮廓清楚,边缘高起有的向内倾斜,移行到变平的萎缩中心,有的趋向于边缘厚度不同的半环形,环形或弓状,表面多干燥有鳞屑,有时可见多数小丘疹堆积而成的损害,损害的附近可摸到粗大的皮神经,有时损害附近的淋巴结也变大,眉毛一般不脱落。
本型的周围神经受累后(如耳大神经,尺神经,腓神经等),神经杆变粗大呈梭状,结节状或串珠状,质硬有触痛,多为单侧性,严重时因发生迟发型超敏反应可形成脓疡或瘘管,部分病人中人神经症状而无皮肤损害,称为纯神经炎,临床上表现神经粗大,相应部位的皮肤感觉障碍和肌无力,神经受累严重时,神经营养,运动等功能发生障碍,则出现大小鱼际肌和骨间肌萎缩,形成“爪手”(尺神经受累),“猿手”(正中神经受累),“垂腕”(桡神经受累),“溃疡”,“兔眼”(面神经受累),“指(趾)骨吸收”等多种表现,畸形发生比较早。
本型查菌一般为阴性,麻风菌素实验为强阳性,细菌免疫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组织病理变化为结核样肉芽肿,其特点是在表皮下看不见“无浸润带”,抗酸染色查不到抗酸杆菌,少数病人不经治疗可以自愈,若经治疗消退较快,一般预后良好,但形成的畸形常不易恢复。
二、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
本型发生的与结核样型相似,为斑疹和斑块,颜色淡红,紫红或褐黄,边界整齐清楚,有的斑块中央出现“空白区”或“打洞区”(又称无浸润区,免疫区),形成内外边缘都清楚的环状损害,洞区以内的皮肤似乎正常,损害表面大多光滑,有的上附少许鳞屑,损害数目多发,大小不一,有的散在,以躯干,四肢,面部为多,分布较广泛,但不对称,虽有感觉障碍,但较TT轻而稍迟,眉睫一般不脱落,神经受累粗大而不对称,不如TT粗硬而不规则,粘膜,淋巴结,睾丸,眼及内脏受累较少而轻。
本型查菌一般为阳性,细胞密度指数(对数分类法,后同)1~3+,麻风菌素试验为弱阳性,可疑或阴性,细胞免疫功能试验较正常人低下,组织病理变化与TT相似,但上皮样细胞周围的淋巴细胞较少,较松散,在表皮下可见有一狭窄的“无浸润带”,切片抗酸染色无或有少许麻风杆菌,预防一般较好,“升级反应”可变TT,“降级反应”可变为BB,麻风反应后易致畸形和残废。
三、中间界线类麻风
本型皮损的特点为多形性和多色性,疹型有斑疹,斑块,浸润等,颜色有葡萄酒色,枯黄色,棕黄色,红色,棕褐色等,有时在一块皮损上呈现两种颜色,边缘部分清楚,部分不清楚,损害的形态有带状,蛇行状或不规则形,若为条片状,则一侧清楚,一侧浸润不清,若为斑块,中央有“打洞区”,其内环清楚高起,渐向外体面斜,外缘浸润而不清,呈倒碟状外观,有的损害呈红白的环状或多环状,形似靶子或徽章,称为“靶形斑”“徽章样斑”,有的病人面部皮损呈展翅的蝙蝠状,颜色灰褐,称为“蝙蝠状面孔”,常见一个病人不同部位的皮肤上存在似瘤型和结核样型的损害,有时可见到“卫星状”损害,有的病人在肘,膝的伸面和髋部可风由结节组成的厚垫状块片,损害表面滑,触之较软,损害数目较多,大小不一,分布广泛,多不对称,神经受损后,轻度麻木,比结核样型轻,比瘤型重,眉睫常不脱落,粘膜,淋巴结,眼,睾丸及内脏可以受累。
本型查菌为阳性,细菌密度指数2~4+,麻风菌素试验反应阴性,细胞免疫功能试验界于两极型之间,组织病理变化为组织细胞肉芽肿,表皮下“无浸润带”大部分存在,可见组织细胞不同程度地向上皮样细胞分化,一般较小,有的切片中可见典型,不典型泡沫细胞,淋巴细胞少而分散,切片抗本乡染色有较多的麻风杆菌,预后介于两极型之间,本型最不稳定,“升级反应”向BT发展,“降级反应”向BL发展。
四、界线类偏瘤型麻风
本型皮肤损害有斑疹,丘疹,结节,斑块和弥漫性浸润等,损害大多似瘤型损害,数目较多,形态较小,边界不清,表面光亮,颜色为红或桔红色,分布较广泛,有对称的倾向,损害内的感觉障碍较轻,出现较迟,有的损害较大,中央呈“打洞区”,内缘清楚,外界浸润模糊,眉,睫,发可以脱落,常不对称,在晚期,面部的深在性弥漫性浸润亦可形成“狮面”,中晚期病人粘膜充血,浸润,肿胀,淋巴结和睾丸肿大有触痛,神经受累倾向多发双侧性,较均匀一致,触之较软,畸形出现较晚。
本型查菌强阳性,细菌密度指数为4~5+,麻风菌素反应阴性,细胞免疫功能试验显示有缺陷,组织病理变化,肉芽肿性质倾向于泡沫细胞肉芽肿,有的组织细胞发展为不典型的上皮样细胞,有的发展为泡沫细胞,淋巴细胞常呈灶状,存在于泡沫细胞浸润之间,为本型的病理特点,切片抗酸染色有多量麻风杆菌,预后比LL好,比TT 差,但仍不稳定,“升级反应”可变为BB,“降级反应”可变为LL。
五、瘤型麻风
本型病人对麻风杆菌缺乏免疫力,麻风杆菌经淋巴,血液散布全身,因此组织器官受侵的范围比较广泛,皮肤损害的特点是数目多,分布广泛而对称,边缘模糊不清,倾向融合,表面油腻光滑,皮肤的颜色除浅色斑外,大多由红色向红黄色,棕黄色发展,感觉障碍很轻,在较早期就有眉睫毛稀落的表现,先由眉的外侧开始脱落,以后睫毛亦稀落,这是瘤型麻风的一个临床特点,麻风杆菌检查强阳性,皮肤损害有斑疹,浸润,结节及弥漫性损害等,早期斑状损害分布于全身各状,以面部,胸部,背部多见,颜色淡红色或浅色,边界不清,须在良好的光线下仔细检视,方可辩认,稍晚,除斑损继续增多外,陆续形成浅在性,弥漫性润和结节,在面部由于浸润弥漫增厚,外观轻度肿胀,眉睫常有脱落,稍晚,斑损融合成大片浸润,或在斑损和弥漫性浸润上出现结节,弥漫性浸润向深部发展,更增明显而严重,往往遍及全身,在面部弥漫增厚,皮纹加深,鼻唇肥厚,耳垂变大,眉睫脱光,头发稀脱或大片脱落,结节和深在性浸润混融在一起,眼结膜充血,形成“狮面”样外观,四肢伸侧,肩,背,臀部,阴囊等处有多数大小不等的结节,更晚,由于弥漫性损害部分吸收,并有明显感觉障碍和闭汗,在小腿,皮肤轻度变硬,光滑发亮,出现鱼鳞样或蛇皮样损害,长久不退,有的头发几乎脱光,可见残发多沿血管存留分布。
神经干虽然受累,但感觉障碍较轻,表现较晚,神经干轻度粗大,对称而软,到晚期亦可出现肌肉萎缩,畸形和残废。
鼻粘膜损害出现较早,先充血肿胀,以后随着病情加重,发生结节,浸润和溃疡,严重者可有鼻中隔穿孔,当鼻梁塌陷即见鞍鼻,淋巴结在早期即已受累,轻度肿大,往往不为人们所注意,到中晚期则肿大明显,并有触痛。
睾丸受累,先肿大后萎缩,并有触痛,出现乳房肿大等。
眼部受累,可发生结膜炎,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等。,内脏组织器官亦同时受累,如肝脾肿大等。
本型查菌强阳性,4~6+,麻风菌素试验阴性,细胞免疫功能试验显示有明显缺陷,组织病理变化特点为泡沫细胞肉芽肿结构,主要由胞浆丰富的典型泡沫细胞构成,表皮下有“无浸润带”,切片抗酸染色有大量麻风杆菌,可成束或成球,早期治疗,预后良好,畸形较少,晚期可致残废,本型比较稳定,只有极少数在一定条件下可向BL转变。
(责任编辑:林银珍 )
文章关键词:
麻风疫苗副作用有哪些?很多新手爸妈都会比较担心孩子接种疫苗的问题。有不少妈妈反映孩子接种麻风疫苗后容易发烧,有些还伴有全身出红疹的症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