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
“三高”妈妈如何避开健康威胁?

 http://www.familydoctor.com.cn/ 来源:母子健康 

  老早就听人说 , 女人还是早点要孩子 , 不然年龄大了 , 就不好生了 , 身体恢复起来也不如年轻时快。高龄产妇还会有很多危险,生孩子后做病的系数也比年轻妈妈要大 , 是真的吗 ? 我的工作压力特别大 , 如果怀孕后继续上班 , 会不会影响宝宝的健康 ?

  高孕龄、高职位、高压力,被冠以 “ 三高 ” 称谓的准妈妈越来越多。

“ 三高 ” 就一定高难、高危吗? “ 三高 ” 妈妈如何规避健康威胁?

  【案例】姜琴 35 岁,外贸总经理,打算明年怀孕。

  超过 30 岁 , 就已经错过了黄金育龄 , 是真的吗?是的 , 据专家分析 , 女性的最佳受孕年龄一般为 24 ~ 30 岁 , 男性 27 ~ 35 岁。此时男女双方精力比较充沛 , 精子和卵子的质量比较好 , 分娩也会比较顺利 , 有利于优生优育和育后的保健。错过了这一段生育的最佳时机 , 随着年龄的增长 , 妊娠与分娩的危险系数将逐渐升高 , 年龄越大承担的风险的确也就越多。

  “ 高龄 ” 通常指 35 岁及以上 , 意味着身体整体健康状况的下降 , 但除了自然生理方面的原因 , 高职和高压带来的健康影响也不容忽视,高职位的妈妈一般都很要强 , 对自己、对他人都要求较高 , 平时休息时间少 , 工作紧张,压力自然较大 , 情绪会直接影响身体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 , 在亚健康的状态下怀孕 , 对健康会造成多方面威胁 , 具体有:

  易于难产、流产

  过了 30 岁 , 生理发生变化 , 产道、会阴以及骨盆关节会逐渐变硬 , 不易扩张 , 子宫的收缩力和阴道的伸张力也有所降低 , 使得分娩时间延长 , 产道容易裂伤,造成难产。据统计 , 与 20 ~ 29 岁的年轻孕妇相比 , 高龄准妈妈的自然流产率是年轻准妈妈的 3 倍。同时 , 也很容易造成胎儿、胎盘娩出后子宫内的大出血 , 或者在分娩过程中大出血导致胎儿无法尽快娩出。对产妇的身体和新生儿的健康都有严重的威胁。

  易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所谓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 是指在怀孕的过程中出现高血压、蛋白尿和水肿。高血压症状通常在怀孕 20 周左右开始出现。据统计,高龄初产妈妈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率约为年轻初产妈妈的 5 倍。这种症状通常会造成准妈妈意识模糊、肝脏肿大、眼底出血、肝功异常、大脑病变等等,严重时还会产生癫痫,进而威胁母婴生命。

  易发胎儿发育迟缓、畸形或死胎

  准妈妈的年龄越大,发生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并发症的机会越多,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很不利,尤其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会致使胎儿宫内生长发育迟缓,胎儿畸形率较高,死胎、死产的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也随之升高。妇产科专家肖梅主任指出,与适龄生育相比,高龄准妈妈分娩时间越迟,越容易生下畸形儿。

  另外,除了上述生理上的风险,高龄产妇生育后还要面临一个养育和教育问题。作为一名年龄偏大的母亲,在精力和体力上都比不上较为年轻的父母,生完孩子后还要以从前双倍的精力投入工作 …… 这一切都是高龄准妈妈需要面对的问题。

  “ 三高 ” 妈妈巧避险



上一页123下一页
高血压日的由来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004年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超过1.6亿。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患病人数增加约7 000多万人。
  1998年,我国脑血管病居城市居民死亡原因的第二位,在农村居首位。全国每年死亡超过100万,存活的患者约500万~600万,其中75%以上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而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同时,血压升高还是多种疾病的导火索,会使冠心病、心力衰竭及肾脏疾患等疾病的发病风险增高。由于部分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高血压又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国各级政府对于高血压病的防治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自20世纪50年代起,卫生部及中国医学科学院曾组织了三次全国性高血压普查。60年代末,相关研究人员开始在国家的支持下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防治项目和相关疾病的监测活动。1987年,卫生部先后成立了全国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领导小组,并设立了办公室,制订了防治研究的10年规划。自90年代以来,则更加重视高血压的群体防治工作,制定了《全国心脑血管病社区人群防治1996~2010年规划》。1997年起在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以高血压防治为重要内容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示范点。1998年,卫生部为提高广大群众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动员全社会都来参与高血压预防和控制工作、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决定将每年的10月8日定为“全国高血压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防治高血压宣传活动的高潮。
高血压小测试
中国卫生部2004年《高血压防治指南》标准
mmHg

mmHg

其他健康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