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familydoctor.com.cn/ 来源:艾滋-中国
何妈妈的话:感染了HIV病毒的患者大都很悲观,所以安慰和关怀很重要。如果他们碰到的总是歧视、冷漠和厌恶,他们难免会仇视社会,甚至报复社会,那就不仅是医疗问题了,而是社会问题。
单身母亲,没有举行婚礼却手拿离婚证的女儿,因为身边的几十个艾滋“儿女”,54岁的何妈妈现学聊天打字,在成都建起了四川第一个艾滋病感染者QQ群。何妈妈负责解答医学治疗及防护问题,女儿“胖妹”则主要提供陪聊和陪耍。
这是一群不幸的人,大都是意外染病。有救人时被感染艾滋病毒的老总,有补牙齿被感染的献血英雄,还有第一次耍男朋友就被感染的女大学生。他们几乎都是在义务献血时,被何妈妈所在的疾控中心查出。至今,加上母女二人,群里已有27个“爱友”。11月20日,艾滋QQ群还将迎来周岁生日。第21个世界艾滋病日来临前,记者历时一个多月走近了这群特殊的人。
群员
第25个“爱友”深夜入群
18日深夜11点,成都玉林一咖啡店,“胖妹”在店旁的空地停好车,何妈妈和一个单耳戴耳环的青年男子紧随其后,记者也随同前往。“要个包间,一壶果茶一杯苦咖啡!”何妈妈动作熟练地拉下窗帘,轻轻关上门。“我们两个单身女人,老的就是本人何开建,在武侯区疾控中心上班。小的是我女儿胖妹,是个导游。”伴随着爽朗的笑声,包间里尴尬的气氛轻松了不少。青年男子小轩开始接受何妈妈的“盘问”。这时,送茶的服务员走了进来,三人的谈话戛然而止。
何妈妈说,多才多艺长相酷似明星的老公当年“移情别恋”,于是她带着几岁的女儿独自生活至今。第一次恋爱的胖妹与男友匆匆办了结婚证,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没等到婚礼就又领到了离婚证。小轩在陪同学检查时,自己被查出“HIV阳性”,后来幸亏遇到了协助查血的何妈妈。
凌晨1点,在成都一所大学里学艺术的小轩因为能歌善舞和善良,顺利地通过了何妈妈的“审查”,成为群里的第25个“爱友”。何妈妈说,群里都是阳光和有爱心的艾滋感染者,小轩是第一个“同志”病人,其他都是义务献血查出的。
群主
母女俩忙着陪聊常忘了做饭
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艾滋妈妈”是在她的办公室楼下,成都武侯区疾控中心检查大厅里,刚从查血室出来的何妈妈一边说一边上楼,脚步生风,“我一般不接受记者采访,这个群体需要保护和理解,而不是猎奇。”何妈妈打开电脑,不停地接到关于艾滋病的咨询电话,她说每年12月1日前的咨询电话最多。接电话的间隙,何妈妈在电脑上认真回复着“艾滋儿女”们的各种提问和咨询。对于身心敏感的这群人,说错一句话都可能引起对方误解。
2007年8月的一天,“有爱”第9次献血时,在武侯区疾控中心被查出感染艾滋病毒。“我当时大脑一片空白,手脚发麻,先是不相信,接着就想到了死,幸亏有何妈妈的开导和帮助。后来才想起来,多半是几个月前补牙齿时被不干净的钻头感染的,当时流了很多血。”
11月,接触到更多无助又无辜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后,何妈妈决定要想办法帮助他们。陪他们聊天,讲解艾滋病防治知识,再做些心理辅导。可是54岁的她不大懂电脑,更不懂建QQ群,于是女儿帮母亲建起了QQ群。“有爱”第一个加入,并帮何妈妈打理群里的一些事务,“我们要更多地融入主流社会,融化内心的隔阂。”他给群取名“融”,说这是他们的心声。
“感染了HIV病毒的患者大都很悲观,所以安慰和关怀很重要。如果他们碰到的总是歧视、冷漠和厌恶,他们难免会仇视社会,甚至报复社会,那就不仅是医疗问题了,而是社会问题。”何妈妈说,为了这个QQ群,她和女儿经常深夜陪聊,连饭都来不及做。
下一页:每周“强迫”大家集体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