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familydoctor.com.cn/ 来源:人民网·天津视窗
上周六,持续了两个月的“天津市防治艾滋病青少年形象大使”选拔活动落下帷幕。最终,杨蓉蓉和赵政获得了“天津市防治艾滋病青少年形象大使”称号。两名形象大使和18名入围奖获得者,将作为志愿者从12月起参与本市的预防艾滋病宣传公益活动。有了他们的参与,08年的世界艾滋病日一定会引起大家更多关注。
“每一个人都有故事,五味杂陈、难以言说。我们的工作就是让这些不愿面对现实的人,放下心灵枷锁。”
赵政:
放下心灵枷锁
与这个说起话来慢条斯理、头头是道,办起事来小心谨慎、一板一眼的青年接触,很容易忘记他的年龄——23岁,刚刚走出大学校园没多久。也许是因为从事了将近一年比较系统的防艾宣传工作,赵政拥有了超乎年龄的踏实和老练。
我一定要得奖
赵政自参赛之初,就显得与众不同。一方面来自他的身份。作为在本市一定范围以及特定人群内家喻户晓的“深蓝志愿者工作组”的骨干,赵政通过加入这支志愿者队伍来进行防艾知识宣传工作,这比其他选手具备了专业性。比如在预赛、决赛两轮的知识问答环节中,他轻松作答,取得了全场最高分。
另一方面源自他的参赛目的。“我希望我能获奖,可以说这个愿望是迫切的。”赵政非常自然地表达出这样的观点。他的话也让人感到抛弃了谦虚所留下的真实,反而没有骄傲的痕迹,“一年来我的工作能够证明这一点。但是我想说,我想得奖99%的原因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工作组和志愿者以后能更好地开展工作。我们太难了。”
遇到了太多困难
他所说的难,来自于工作组所遇到的种种阻力。“不认同、不理解。有时候还会遭受辱骂,”说到不如意,赵政表现得很淡然,“我们走进高校进行宣传合作,有的学校害怕我们教坏学生,不接待我们。但我们有耐心,经得起等待。去年,我们走进了天津师范大学并举行防艾系列论坛,还在天津大学举行了首届艾滋病知识辩论赛。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了我们志愿者队伍中来。”
为了让外展活动具有广泛性,人口繁密的卖场、超市、广场成为赵政和大学生志愿者的主阵地。虽然现在很多人已能欣然接受所赠的宣传单和安全套,但仍有一部分人不理解他们的行为,甚至有人大叫“人体艺术”,有人拨打“110”。
“一对情侣看到我们报了警。当我们在警察局说明情况后,一位警官和我们说,很早就知道我们,并且佩服我们的工作。真的,这让人永生难忘。”赵政说,在带领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外展活动时,最欣慰的就是看到这些大学生从不退缩。“大学生志愿者里很多都是女孩。在外展活动里,她们要先鞠躬,再派发安全套和宣传单。我没有看到她们脸红,我为她们感到骄傲。”
感到更多的责任
上个周日,也就是比赛落幕的转天,本市6所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代表齐聚工作组的办公场地,针对即将到来的艾滋病日研讨活动计划。在一张白纸上,留下了这样几行大字:针对大学生日租房问题,进行调研。向日租房主赠送安全套,并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性行为教育工作;继续联合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外展活动……
“我从小就爱听相声,也爱看幽默故事。我会把笑容传达给每一个关心艾滋病事业的人,让他们感受到笑容当中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