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familydoctor.com.cn/ 来源:ido社区
早在三鹿毒奶粉事件曝光之初,那些合资品牌奶粉企业就纷纷在其官网声明绝不含三聚氰胺,而国内大企业则大多三缄其口,甚至不少品牌主动在超市将自己的产品下架。
果然,在随后大规模市场抽样检测中又有21个国内企业中招,被检出含油三聚氰胺。看来,企业对于自己的产品质量其实都是心中有数的,更不用说拥有1100道检测手段的三鹿了,把毒奶粉责任全推给上游供奶商显然说不过去。
由于平时没有太关注婴儿奶粉的品牌,我特意上网搜了一下国内十大著名婴儿奶粉品牌。发现此次抽检不合格的企业中没有一家是外资、合资品牌。而国内品牌则有五家(按照排名伊利、圣元、三鹿、南山、雅士利)“荣”列其中。面对这一结果,很难说清自己内心的感受。对于那些合资品牌的清白,心中难免有些悻然;面对中招的国内名牌,真是怒其不争啊。还好,值得庆幸的是,国产大品牌没有全军覆没,还剩完达山硕果仅存。
由三鹿事件连锁引发的国内牛奶行业信誉危机本来可谓偶然事件,却使众多品牌多年来辛苦奋斗的信誉大厦瞬间轰然倒塌。可三鹿事件既是偶然,其实也是必然。连供奶商都知道添加三聚氰胺的作用,乳制品生产企业焉能不知?可他们却为了眼前利益,为了市场占有率,心怀侥幸。殊不知,没有了信誉,一时的成功与繁荣终归不过是过眼烟云。而那些没有被眼前利益冲昏头脑的企业,也终于守得云开。不管怎样,毕竟还有87家乳制品厂未查出三聚氰胺,这是值得我们欣慰的。
三鹿奶粉事件虽然还远未结束,我们在拭目以待的时候更应该进行全方位的深刻思索。
1、对政府及各级监管部门
国家在应对这次事件中的严厉处罚态度和采取积极救治措施无疑给公众吃了一颗定心丸,尤其是给那些受害者解除了后顾之忧,但更关键的还是今后如何避免的问题。建立严格的国家标准自是应当,而如何确保标准的落实、执行才是关键,否则,任何标准都将是一纸空文。各级检察监督部门的职责不能只定位于出事后检测、处罚,平时的检查、抽查是何其关键,尤其是对于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食品、药品,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自己的为信,真正取信于民。
2、对企业及各级生产者
做企业必定要打产品,树品牌,占领市场,追求利润。但企业要真正的做大做强,只有依靠产品和信誉这个基石,否则再大成功也是过眼烟云,空中楼阁。企业要发展,要求企业家要有战略眼光,眼中只有利润的只能是商人而已。该坚守的原则一定不能放弃,即使别人因为违规取得了巨大的利益。企业在市场中,不能眼中只有竞争对手,最关键的其实是心中有顾客,只考虑如何战胜对手而忽略顾客的企业,必将被市场无情的抛弃。企业不仅要占领市场,还要引导市场,而不能只是被动地被市场牵着鼻子走,最终迷失了自己的目标。
而各级原料供应商,跟大企业相比,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弱者,但跟消费者相比,他们就是生产者。勿以恶小而为之,在原料中做手脚是犯罪行为。今天你是这个产品的生产者,同时你也是另一个产品的消费者,害人者终害己。
3、对消费者
药费者对市场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成熟的消费者才能培养健康的市场。如果消费者更看重价格、口味、外观,市场必定会为迎合消费者的心理而逐渐走向畸形。这方面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北京三元。以前我买鲜奶和酸奶是总觉得三元奶感觉比较稀,对三元的“采用分子打碎技术”的解释不以为意,也忽略了三元自有养牛场这个比较关键的事实,而是一直选择外观比较浓,口味比较重的蒙牛和伊利。我并不是说蒙牛伊利在浓度和口味方面做了什么,虽然这次添加三聚氰胺也并不是由于消费者的口味引导,但食品中很多添加剂其实就是为了追求色泽和口感的,如果消费者更成熟,不追求这些由添加剂形成的色泽、口味,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这类人为污染;过分在意价格,也将加剧企业的价格战,加剧企业的恶性竞争,这些不成熟的消费观实际上是为自己的健康种下恶果。
此次因三鹿奶粉事件,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它造成很多婴幼儿患病甚至几个生命的逝去;它大大打击了民众对于乳制品甚至食品行业的信心;大大打击了民族企业的信誉,从而使我们的民族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在这一事件中,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其实都有自己的责任,谁也无法逃避。但更为关键的是,三鹿的警钟已经敲响,但愿我们不会在不久之后就忘记它的后果,但愿它能成为中国食品行业的耻辱碑。让我们永远记住它,并以此为新的起点,也让它永远成为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