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詹姆士-帕金森(James Parkinson)于1817年首次发现这一慢性神经综合症以来,帕金森氏症的致病原因一直困扰着医学界。现在,科研人员终于接近找到该病的元凶。美国纳什维尔(Nashville)市范德比尔特大学医疗中心(Vanderbilt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毒理学系主任道爱乐-格拉汉姆(Doyle Graham)说,该病可能是由于“基因遗传、衰老、及外界毒质暴露综合作用引起的”。
在各种可能致病的物质中进行筛选并弄清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但随着现代研究技术的不断完善,已有可能完成这样的研究工作了。底特律亨利福特医疗保健系统帕金森氏症中心设计完成了一个严密精细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为帕金森氏症病因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典范。该医疗保健系统帕金森氏疾病中心首席调查员兼主任杰-高雷尔(Jay M. Gorell)介绍道:这种研究方法的设计非常复杂。“这是迄今为止仅有的两个帕金森氏疾病群体研究中的一个,也是我所 了解的唯一采用工业卫生学家对以往职业史的暴露的鉴定结果的研究。” 这项研究包括144个帕金森氏症患者及按年龄、种族、性别匹配的469个健康对照。目前该研究已处于最后数据分析阶段。初步分析是以上述对象中134位患者及463个健康对照为基础进行的。结果表明,锰、铜、铅暴露及接触工作中所使用的除草剂和杀虫剂会增加患该病的机会。但帕金森氏症要在几个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才可能发病。高雷尔说:“长期接触某一种致病物质会导致细胞功能部分丧失,但要有几种致病物一起作用才会导致细胞功能的完全丧失或过早死亡。”
目前,一部分研究人员正致力于研究哪些外界物质会导致帕金森氏症,另一部分研究人员则在研究其致病机理。格拉汉姆说,“其致病原因可能是致病物向其有毒形态代谢增强,或细胞对毒质抵抗能力下降”。他正在研究与此相关的课题是关于过渡金属元素扮演的角色,例如锰,锰中毒会产生与帕金森氏症类似的症状,但影响的是大脑的另一部位。格拉汉姆和他的同事汤马斯-蒙蒂诺目前正用细胞培养的方法,研究过渡金属元素对神经胶质细胞的影响。
格拉汉姆等人认为过渡金属会造成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s)的氧化。儿茶酚胺是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神经介质。其降解途径之一是通过单胺氧化酶的氧化作用。这一降解过程会产生过氧化氢,一种已知的细胞毒物。儿茶酚胺的氧化过程也可在金属的催化作用下发生,产生有毒副产品。正常情况下,细胞通过自身的解毒酶系统,降解破坏这些毒质,达到自身保护。但是,如果毒素生成速度加快,或者细胞防卫能力下降,经过较长时间,就会造成对细胞的损害。